近日,南京大学校园里多了一个特别的“班级”,这个班里的40名学员都是中学校长,而且分别来自无锡和香港。这些“年长”的校长们,相聚探讨的问题却十分年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未来。
此次由无锡市教育局和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锡港中学校长综合素能提升研修班”有着宏阔的背景:作为国际大都市,香港正成为连接国家与世界AI发展的核心枢纽,而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已形成“样本”,2024年无锡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就达到476亿元。
当人工智能重塑世界,教育将如何应答?“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今天,校长们更应成为教育航船的压舱石与破浪前行的领航者。此次研修班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未来’为主题,正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推动两地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共研共进、共谋发展。”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萧晶在开班时说到。
记者了解到,在三天的时间里,无锡、香港两地校长们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最前沿”赛道上的奔跑者,切磋了一系列“高招”:无锡科学教育发展中心、无锡85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特色课程、香港“智”为学理计划、香港中小学校本AI课程,都成为了校长们交流的热点。
此外,锡港两地校长还通过高端学术报告、前沿企业参访、优质学校考察及交流研讨等形式,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教育转型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蓝图。在华为南京研发基地,校长们亲身感受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精准教学、智慧管理等场景中的强大支撑。在百年名校金陵中学,校长们深入观摩其在信息化建设、智慧课堂实践、科创教育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各自学校的特色化发展觅得了宝贵范本。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者,应率先拥抱智能时代。”作为此次研修班的“班主任”,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晓清谈到,教育理念应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构建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本次的研修虽然只有三天,但却蕴含着三年的情谊。2023年苏港澳基础教育合作联盟在无锡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与港澳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深度合作的平台,无锡以其前瞻的视野与扎实的作为,肩负起理事长单位的重任,开启了锡港教育交流的新纪元。两地以人文交流为根基,通过“百校千生”研学交流与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在年轻一代心中深植文化认同与家国情怀;以师资与校长互访研修为桥梁,推动两地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与管理智慧的共生共长;更以未来为导向,聚焦工程教育等关键领域,携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模式。
无锡与香港的教育合作,不仅构筑起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教育虹桥,更旨在融汇两地精华,共同应答时代命题,为培育面向未来的杰出人才贡献“锡港合力”。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