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非使节 走进南通”活动在通州区川姜镇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更为直接、高效、务实的交流合作平台,使中非双方能够通过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挖掘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共同谱写中非合作的崭新篇章。来自喀麦隆、莫桑比克、马拉维、加纳等非洲16国的驻华大使和外交官参加活动。
“这是一场‘以布为媒’的中非之约,续写互利共赢的新篇。”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瑕表示,通州作为中国近代实业先驱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启航地,百年前从手工纺织作坊起步,逐渐成长为“世界家纺之都”的核心承载区。本次活动举办地川姜镇,每一寸土地都激荡着创新活力、涌动着商贸生机。这里已形成从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到品牌营销、全球物流的完整家纺产业链,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每年,数以亿计的家纺产品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或许在喀麦隆的晨间阳光里,在纳米比亚的夜晚星空下,都有“通州制造”守护着的一份份安稳。今天的相聚,既是为了深化商贸往来,也更是为了续写这段跨越山海的“布匹情缘”。
“我们对南通先进的纺织制造技术、强大的供应链整合以及在发展可持续环保纺织工艺方面的经验特别感兴趣。”莫桑比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表示,南通成熟的纺织产业让她印象深刻,她希望在南通能得到数字化平台建设、绿色制造等方面的启发。
活动上,远东集团投资建设的远川(南通)中非家纺产能示范园正式发布,园区位于川姜镇,采用“一园多区”布局,打造“一会、二港、三区、五中心”,旨在发挥中国产业优势,对接非洲市场需求,推动非洲园区实现从棉花种植到棉纱生产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从一粒籽到一锭纱”布局;同时在中国园区打造从棉纱到成品家纺的深加工产业链,完成“从一锭纱到一床被”的升级。这座总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200亩的园区,不仅是一片产业空间,更是为中非合作量身打造的“多维平台”,待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每年将新增应税销售额20亿元、带动电商交易额200亿元,更能吸引超万名产业人才扎根。
此外,“中非(南通)产能综合服务港”揭牌;SGS南通家纺服务中心项目、中非海运合作项目、非洲棉花产能全产业链合作项目等集中签约。
“经纬交织,方成锦绣”,中非合作正如这织物的经纬:中国的产业优势是“经”,非洲的发展潜力是“纬”,唯有紧密交织,才能织就共赴现代化的美好图景。吴瑕期望,从通州出发,执起合作的“金丝银线”,共同编织联通中非的商贸走廊、文明互鉴的文化纽带、世代友好的情感桥梁!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