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常设大展焕新启幕

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动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常设大展焕新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4 18: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3日,德基艺术博物馆常设大展“动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焕新启幕,于2025年10月2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焕新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展品上新,展品总量增至140件/组,其中近三分之一为首次展出的新增藏品,参展艺术家阵容增至109位/组;二是叙事深化,在博物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展览叙事实现多维度拓深,开启故事链式观展体验;三是体验升华,融合全方位观展支持系统、增强型公共教育服务、藏品数字库延伸平台,为观众开启更为深入、便捷并富有启示性的艺术体验。

在各位学者、艺术界人士、高校领导等嘉宾及现场媒体的共同见证之下,展览“动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的焕新启幕仪式于2025年10月23日下午顺利举办。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艺术总监申舶良、副馆长王晓雪于现场发表致辞,并邀请大家共睹此次焕新最为重磅的作品之一、印象主义核心创始人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瓶中花》,以及作品中所描绘的花瓶实物在展厅之中同时开箱上墙展出,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纪重逢”。

展览焕新的同时,德基艺术博物馆正式宣布上线“典藏数字库”,展览中的所有作品均可在线上检索,配合可放大细节的高清图像与详尽资料,让观众能够跨越收藏与展示的时空界限,更便捷地欣赏与研究展览和馆藏中的艺术珍品。博物馆积累的更多核心馆藏资源与最新研究成果也将以数字化形式逐步向公众开放。

作为“研究驱动型”博物馆,德基艺术博物馆未来将持续开放“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及更多馆藏研究资源,为海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更多便利与支持,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基于收藏的馆际交流与合作,更好地践行以学术共享促进文化互鉴的机构使命。

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于开幕式现场致辞,回顾了德基艺术博物馆基于三十余年有序收藏所形成的脉络清晰、体系鲜明的馆藏系统,特别强调了在博物馆的一万余件馆藏之中,尤以“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独具特色。

“围绕‘花卉’这一主题,我们持续展开超过十年的系统研究和有序收藏,构建起全世界唯一一个‘同时聚焦中国和国际现当代艺术中花卉主题大师作品’的收藏体系,”艾琳在现场致辞中说到,“‘动静无尽:馆藏花卉主题艺术杰作’汇集了我们从‘花花世界’现当代艺术典藏中精选出的代表作品,呈现花卉在艺术长河中绽放的永恒生机,更希望能以‘花’之名,引领公众走进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脉络,打开中外交流的全新视野。”

开幕式现场,德基艺术博物馆艺术总监申舶良介绍了此次策展层面的核心亮点——不仅包括展品数量的增加、大幅度的更新,更开创了“故事链”式的空间叙事和观展体验,以及在展览叙事和空间布局中更具体地展现艺术的“转化”力量。

“我们选择那些能够见证艺术家生涯和时代关键转折的作品进行收藏,并且采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视角,通过‘花’将艺术史和更广阔的历史文化图景串联起来。”申舶良表示。此次展览焕新,还包括多位德基艺术博物馆新纳入收藏的艺术家,诸如表现主义先驱蒙克、稚拙艺术代表人物卢梭、“达达主义教父”毕卡比亚、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德库宁、德国当代艺术精神巨匠基弗,以及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张晓刚等等,新的艺术家加入,也将为展览带来更丰富的维度。

“中国艺术大师和西方艺术大师平起平坐、共同推动现当代艺术的转化与演进,是我们在这次展览中着力呈现的一个核心认知,”在关于艺术“转化”之力的阐述中,申舶良以吴大羽为例,强调了中国艺术家在全球现当代艺术转化历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通过深入研究他的作品和存世手稿,我们认为吴大羽不仅是中国抽象艺术之父,也是全球抽象艺术谱系中重要的转折性人物。他在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语境中,独立开创了‘势象’这一中国抽象艺术理论,跨越不同的媒介,深入心灵世界和宏观宇宙。他在手稿中还提出很多对于艺术与科学、相对论、原子、电子计算机之间关系的思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非常超前,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带来很多启发。”申舶良表示。

此次焕新不仅新增了两件吴大羽晚期抽象艺术“臻于化境”时的代表作《无题128》和《无题106》,还将它们放在展览第三章节“花卉之外”的开篇位置,与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马格里特的作品并置。随后展览还呈现了吴大羽的三位学生——吴冠中、赵无极和朱德群的作品,展示他们如何将吴大羽所开创的抽象艺术发展、开拓,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表达。

展览之中,女性艺术家在艺术转化和演进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着力凸显。比如第一章节的苏珊·瓦拉东、潘玉良,第二章节的方君璧、贺慕群,第三章节的张荔英、丘堤、欧姬芙、蓝碧嘉、草间弥生,第四章节的弗朗索瓦·吉洛、玛丽·罗兰珊、谢景兰和露易丝·奈维尔森。以此强调她们非凡的创造力和精神能量,以及长期被低估的、对于艺术史的卓越贡献。

德基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王晓雪介绍了博物馆在运营、公众服务、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层面的多重举措。“我们始终认为,博物馆不仅要秉持学术,展开收藏、研究和展览,”王晓雪在现场致辞中表示,“更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让每一次参观都更加便捷、更有收获。”

从观众角度出发,德基艺术博物馆率先实行“365天不闭馆、夜间开放到零点”的创新运营模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全年开放到零点”的博物馆,让观众能够摆脱时间束缚,实现“看展自由”;同时,博物馆提供每半小时一场的高频次讲解服务、缩短传统的“一米线”便于近距离欣赏作品、运用低反光玻璃带来更好的现场观感,还通过诸如自主开发的“艺术植物百科”等更智能化、更便于交互的系统与设备,将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为每一名观众可触可感的知识养分,为公众拓展艺术与科学的跨领域对话。

未来,结合预约申请与馆方评估,博物馆还将面向同业同仁及相关领域学者开放有限的库房研究机会,以学术共享与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互鉴。(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