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从“悯农”诗到“光盘”行,一堂走心的粮食启蒙课

南通通州:从“悯农”诗到“光盘”行,一堂走心的粮食启蒙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9 14: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10月16日全国粮食日,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引导幼儿从小树立爱粮惜粮意识,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三圩埭村走进姜灶花苑幼儿园,开展以全国粮食日爱粮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诗词诵读、彩绘手抄报、饭桌上的宣讲等知行合一形式,将爱惜粮食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推动节约习惯在乡村大地传播、文明风尚实现代际传承。

寓教于诗,启蒙粮食认知

“今天日子有什么特殊?” 基干民兵郑重向孩子们介绍“世界粮食日”的日期和由来,以一目了然的图文和忆苦思甜的故事,让孩子们初步理解粮食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带领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耳熟能详的《悯农》诗词,稚嫩而整齐的诵读声久久回荡在教室。共读经典让农民辛勤劳作、汗水浇灌禾苗的画面具象化,也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盘中餐”的来之不易,深刻体会到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劳动者的汗水与辛劳。

诗画传情,浸润节俭美德

汲取知识养分、感受诗词力量后,孩子们开始创作“童心绘粮心”手抄报。他们拿起五彩画笔,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画纸上尽情描绘。金黄的稻穗、饱满的麦粒、扎人的麦芒、农民劳作的身影、“光盘行动”的倡议……一幅幅充满童真又意义深远的画作逐渐呈现,所学、所感、所悟被孩子们转化为斑斓画卷。画笔之下,节约粮食的理念与孩子们纯净的心灵碰撞出火花,爱粮惜粮的节俭美德在色彩渲染中得以加深和巩固。

 

知行合一,践行光盘承诺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叶圣陶先生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基础。午餐时间,爱粮主题宣传迎来了最具实践意义的环节——“光盘行动”。孩子们将课堂上的认知与承诺带入生活场景,用实际行动响应珍惜粮食的号召。小芒果平时总会剩米饭,但今天她少盛了主食,并努力吃完了自己餐盘里的食物,争当“光盘小卫士”。最简单的行为,却是对“悯农”诗意最直接的回应,也是对“粮食日”精神最朴素的践行。从知识灌输到情感共鸣,再到行为引导,活动形成了“认知-体验-实践”的完整闭环,确保了宣传教育落地生根。

将爱粮惜粮宣传从村居延伸至校园,以系列化、趣味化、生活化的引导,有效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良好习惯,营造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浇灌绚丽文明之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