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彭晓青:用专业与爱心守护暮年人生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彭晓青:用专业与爱心守护暮年人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5 19: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她扎根养老服务工作一线,秉持“自立支援”的先进照护理念,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真挚的人文关怀,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她锐意创新,构建了多项特色服务体系,显著提升了在院老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尊严。

1988年4月出生的彭晓青,现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敬老院院长,在其带领下,敬老院入住率稳步提升至82%,老人及家属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因业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南通市五一创新能手”“南通市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并于2025年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殊荣。

精业笃行,以专业理念重塑老年照护新模式

彭晓青的职业生涯始于2011年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深厚的医学背景和一线实践,不仅锤炼了她过硬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她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她深知,优质的照护超越技术层面,直抵人心。一次夜班,一位术后老人因剧痛难眠,她超越常规护理职责,紧握老人颤抖的双手,用熟悉的乡音轻声安抚,直至老人眉头舒展、安然入睡。这份源自内心的共情与守护,成为她日后养老事业的基石。

怀揣对养老事业的热爱,她刻苦钻研,先后赴我国台湾地区、日本系统进修“认知症照护”等专业课程,深入学习了国际先进的养老理念。2017年,她毅然转型,将临床护理经验与现代化老年学知识相融合,在川姜镇敬老院创新引入并践行“自立支援”照护理念。该理念核心在于尊重老人自主性,通过科学评估和个性化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维持老人的自理能力,从根本上维护其体面与尊严,实现了从“被动照护”到“主动赋能”的范式转变。

匠心运营,以创新管理构建宜居幸福家园

从优秀护师成长为敬老院院长,彭晓青面临角色的重大转变与管理上的挑战。她发现,传统的、略显机械化的流程难以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部门壁垒也可能影响照护质量。她坚信,没有用心的管理,再好的设施也是冰冷的框架。为此,她推行了一系列以“心”为核心的管理革新。她推行主动关怀机制, 要求护理人员每日清晨、午后、黄昏至少三次主动问候老人,细心感知其情绪与身体状况变化,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发现与关怀。她创新实施多项特色活动, 实施“腰鼓角”计划,通过组织敲击腰鼓帮助认知障碍老人缓解焦虑;开辟“锦绣田园”,让老人亲近泥土、体验种植采摘,愉悦身心;对接“养教联动”基地,让老人学习新技能、分享智慧,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她建立“无边界”协作机制,打破部门墙,每周召开跨部门圆桌会议,围绕具体老人的身心需求,共同制定并动态调整个性化照护方案。

她推行的管理革新,让一位因儿子去世抑郁封闭的季奶奶重新找回生活乐趣:医疗组精准用药控制病情,康复师设计可行训练,社工挖掘其年轻时绘画爱好,后勤则特意在窗边开辟一方小菜圃。当季奶奶颤抖的手重新触碰到泥土、看到种子发芽时,久违的笑意终于点亮了她沉寂已久的脸庞。此外,她高度重视团队建设,通过优化管理、提升待遇,打造了一支稳定、专业的护理团队,其稳定性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优质服务的持续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情润泽,以儿女之心缔造超越血缘的亲情

在彭晓青心中,敬老院不仅是养老机构,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大家庭。她不仅是院长,更是老人们交口称赞的“亲闺女”。这份超越职责的亲情,融入日常点滴的细微之处。

面对孤寡退伍老兵朱爷爷执意要去南京见哥哥甚至拒服药物的急切心愿,她耐心进行心理疏导,最终亲自陪同前往,一路悉心照料,如同女儿照顾父亲一般为其圆梦。对于失智的杨奶奶常因记忆混乱寻找“小孙女”,她从未生硬纠正,而是温柔地顺着老人的话语安抚:“是啊,我们先吃点东西等她好不好?”她理解那混乱话语里爱的执着,并特意寻来娃娃模型,塑成老人记忆中孙女的模样。当老人摩挲着娃娃脸庞露出孩童般满足的笑容时,充分体现让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被深爱的温暖。

她常教导团队:“他们的记忆或许迷了路,但情感永远真实。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他们情感迷途中的那盏灯。” 这份细腻与共情,这份至诚的付出赢得了广泛赞誉,近年来,敬老院共收到锦旗36面,感谢信78封,每一面锦旗、每一封信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都是对她与团队敬业奉献、真情付出的最高肯定。

彭晓青用多年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养老服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成功将专业的医疗护理与温暖的养老服务相结合,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注入真情实感,真正为老年人营造了一个温馨、安康、充满尊严的幸福晚年家园。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