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京遇见雅典:共赴一场文明与和平对话

当南京遇见雅典:共赴一场文明与和平对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02 19: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城市记忆下的和平发展之路》展览在希腊雅典扎皮翁宫7号厅开幕。当橄榄枝的绿意映照在展馆的玻璃幕墙上,中国南京与希腊雅典两座古城的历史记忆在此刻交织共鸣。

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走进希腊办展,中国驻希腊大使方遒,阿提卡省副省长乔治·弗拉霍斯,雅典市副市长托马斯·乔治亚迪斯,扎皮翁宫奥林匹亚与克里多提马塔委员会副主席(扎皮翁宫副馆长)玛丽安蒂·卡菲齐、德尔菲欧洲文化中心副主席尼科斯·库基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克劳伊·芭拉,以及雅典当地各界代表和媒体共100余人参加开幕式。

活动伊始,未来世界中希青少年团体合唱希腊民谣组曲《如果全世界的孩子们》《像这样的手》以及中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清澈的童声回荡在展厅内,为现场营造了庄重而充满希望的基调。

活动主办方表示:“中国与希腊同为文明古国,在二战的伤痛中彼此呼应、感同身受。这些跨越国界的记忆,时刻提醒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方能守卫和平、赓续文明。”

中国驻希腊大使方遒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南京与雅典两座城市的交流互动,更是中希两大古老文明跨越山海的深情对话。我们愿同希方一道,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

阿提卡省副省长乔治·弗拉霍斯在致辞中表示:“这场活动,将文化与历史记忆紧密相连,展示了城市身份与集体记忆如何成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沃土。今天的活动提醒我们:城市的记忆并不仅仅属于过去,它更是未来的基石——一个以对话、理解与共存为根本的未来。”

本次展览围绕历史、文明、和平三大维度,通过170余幅历史图片、40件(套)实物展品,以及视频、音频及4处场景互动装置,全面呈现南京作为中国第一座国际和平城市,从创伤走向重生的历程,讲述中国和平发展的城市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历史并未远去。1943年12月13日,纳粹德国在希腊小镇卡拉夫里塔及其周边地区杀害了693名希腊平民,仅13人幸存。而6年前的这一天,在8300多公里之远的中国南京,发生了一起更大规模的大屠杀惨案——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公然无视国际法基本准则,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长达六个多星期的烧杀淫掠暴行,30多万人惨遭杀戮,众多妇女儿童遭到蹂躏残害,这段历史的档案,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国和希腊同为文明古国,南京和雅典都是文明古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共同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