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18日电 9月17日上午,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常熟,探访这座江南小城如何通过“市采通”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出海”的创新实践。
自2019年10月上线以来,“市采通”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和监管模式创新,协同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局、地方政府及银行,成功打造了“市场采购+通关+收汇+免税”的全流程闭环。
“过去,物流公司用一个抬头报关,中小商户没有自己的报关单,导致缺乏收汇凭证,外汇无法合规收回。 现在,我们为每家商户提供与其货物匹配的报关单,使其可以用自己的个体工商户账户合规收取外汇。”市采通运营总监高业超介绍。在税务端,平台将出口额认定为营业收入,并以线上支付记录、订单合同等凭证核定成本,助力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政策,实现合规完税。
目前平台已在全国117个口岸实现一体化通关,企业可就近出货。同时,精准开辟了东南亚专线、FBA美国专线、日本专线等,并创新打通了“市场采购+中欧班列”“市场采购+中老铁路”等国际物流通道。
以“中欧班列”为例,“虽然运输成本稍微高一些,但是班列的运输时效比海运提升了约50%。以前海运到欧洲要一个月左右,现在通过班列只需要半个月就能到达。”高业超表示,这意味着中小微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具竞争力的物流方案将商品送达全球。
2025年5月31日,由“市采通”倾力打造的常熟(越南胡志明)会客厅正式开门迎客,极大助力中小微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本土化团队直接用越南语对接当地采购商,将需求精准反馈给国内数万家供应商,并提供从选品、通关到配送的全链条服务。此外,“市采通”的全球合作网络也已延伸至澳大利亚,通过与当地电商平台合作,成功将江苏优势供应链产品引入澳洲市场。目前,平台每周有2-3个货柜稳定发往悉尼,持续支持跨境贸易的稳定发展。
截至目前,“市采通”平台已累计服务超4.4万家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覆盖179个国家和地区,总额突破950亿元。未来,平台将继续拓展海外服务终端,深入越南、俄罗斯等地更多需求,助力中国供应商对接全球,迈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