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成功举办2025“对话德国”活动

常州成功举办2025“对话德国”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3 19: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2日,为期两天的2025“对话德国”活动在常州开启。本次活动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中德友好协会共同主办。

来自中德两国的新老朋友汇聚龙城,聚焦低碳经济、绿色转型,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副总裁徐晶波,德国各州驻华代表、中德企业和机构代表等嘉宾出席活动。活动前,常州市委书记王剑锋会见了来常参加活动的重要嘉宾。常州市市长周伟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副市长潘冬铃主持活动,市政府秘书长周承涛等出席活动。

德国是常州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截至目前,269家德资企业在常州投资,蒂森克虏伯、博世、大陆集团等7家世界500强德企在常州稳步发展。“对话德国”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年,成为中德开展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平台。周伟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常州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全球合作。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更是常州与德国深化合作的重要纽带。德国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常州是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者,“十四五”以来,工业规模增长了76%,单位GDP能耗下降了27%。双方在这一领域的深度合作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近年来,常州与德国深化多领域对接,推动多维度双向互动,持续提升合作能级。市区两级在德国已缔结7对友好城市,多所中小学、高校与德方开展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及实验室共建,为双方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展望未来,史明德指出,中德是合作伙伴,不是对手,中德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合作共同赢,常州在对德合作中,要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合作,突出绿色转型攻坚;深化创新合作,架设产学研用桥梁;大力提升人文交流,构建更具韧性的伙伴关系。中德友好协会将全力以赴,助力双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开放前沿,一直是吸引外资扎根布局的“强磁场”。常州的对德经贸合作走在全省前列。作为对德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集聚了德语区企业超70家,包括极马、迈恩德、费斯托、劳施保施等多家行业“隐形冠军”,总投资超23亿欧元。王宇鹏说,中德互利合作是双边关系的“稳定锚”和“动力源”,真心欢迎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抢抓开放先机,共享发展红利。常州金坛等地涌现出德企为主的欧洲企业集群,发展前景喜人,希望常州能够成为更多德国企业的“第二故乡”。

常州拥有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五个超千亿产业集群。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产业集聚度居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居全国第一。活动现场,涵盖医疗器械、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的9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认为,德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德国企业融入常州本地供应链,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为全球市场服务。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中国区政府事务高级总监王晓丹围绕德国绿色转型政策动态和合作案例进行解读,展望中德绿色转型合作的前景和机遇。徐晶波主持圆桌会议,围绕“中德绿色转型”的主题,来自万帮数字能源、德铁承亚、科普费尔、北威州国际商务署、金坛经济开发区等两地政企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表示,中德双方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广泛共识,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未来合作前景广阔、潜力无限。(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