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标杆

“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标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7: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12月4日,南通市崇川区政协在区人民法院设立“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通过“政协+法院”的协同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运行半年多,工作室累计调解案件222件(四批次),成功化解纠纷48件,调解成功率21.6%,虽未化解的174件案件,经委员调解、沟通,矛盾得到了钝化,为后序案件的审理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价值。

精挑细选,打造最优团队

“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由28名具有各方面专长的政协委员组成,以崇川法院为实体阵地,通过“委员+法官”双向交流等方式,实现专业能力与调解能力同步提升,通过“线上+线下”高效调解,构建“调解—反馈—治理建议”闭环,形成矛盾纠纷分层化解体系。

任建华,区政协专职常委,此外还有一个身份----“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牵头人,负责“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任建华发挥团队法律素养与调解能力的优势,尽力为当事双方加强了解、深化理解、消除误解创造条件。

“任委员,您说的对,您放心,我当过兵也是党员,虽然公司老板不是我了,但毕竟是在我手上时欠的货款,我现在就把这笔欠的货款给掉。”4月17日,在“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崔某紧紧握着任建华的手说道。

多年前,崔某曾欠付泰州一家公司一笔货款,后因经营困难,崔某便将公司交由他人经营管理。泰州公司多年催要货款未果,便将崔某诉至崇川法院,此案分到了任建华手中。

泰州公司认为当时交货单据上有崔某的签字,让崔某承担货款天经地义,崔某则认为应该由购货公司承担责任。作为一名资深的政协委员,任建华积极发挥委员的身份公信和专业公信,与当事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从法律、道德、情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双方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泰州公司同意对货款做出一定让步,崔某也同意现场履行,一场持续多年的纠纷得到化解。

任建华深知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明白要彻底化解矛盾不能单单依靠法院的司法审判,更加需要借助多元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在他的调解下,许多看似棘手的纠纷得以快速化解。无论是民间借贷纠纷、邻里纠纷,还是企业间的合同纠纷,任建华都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当事人面临的法律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的调解方式既严谨又灵活,既注重法律效果,又兼顾社会效果,赢得了广大诉讼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精诚所至,留下最暖印记

“他就是个骗子!放了三次鸽子!”满怀期待的周某夫妇与某装饰公司签订全屋定制合同,约定90天完工。然而工期届满后,新房仍是毛坯模样,定制柜体毫无踪影,水电改造等工程全面停滞。入住新居的愿景化为泡影,这对年轻夫妻在空荡的新房里急得直跺脚。

“这个案件有调解基础,多调几次不算什么,关键是要找到双方都接受的方案,让纠纷止步于工作室。”当案件转到“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时,区政协委员陆呈虹敏锐捕捉到案件调解转机。这已是陆呈虹第三次调解该案,她反复梳理着调解方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双方诉求。

“先喝口水,前两次调解他都如约到场,这次应该是有特殊情况。”陆呈虹温声安抚,指尖已在手机通讯录快速滑动。已近正午,被告负责人终于匆匆赶到。该案的关键矛盾是:装饰公司因经营困境已闭店,但前期确已支付部分材料款;业主虽愤懑仍盼早日拿回余款重启装修。

“现有证据显示,厂家已确认完成60%柜体定制。根据《民法典》第580条,合同解除不影响已履行部分的结算。”

陆呈虹将第三方凭证推至双方眼前,左手轻点计算器列出明细,右手翻动着前几次调解记录。

三次调解,近十五小时的耐心磋商渐显成效。周某夫妇态度松动:“只要确定已下单的柜体,我们愿意等材料到位。”被告也诚恳致歉:“公司经营困难是事实,但绝不会逃避债务。”最终,在陆呈虹见证下,双方就已完成工程量达成折中方案,当场签署调解协议。案件的背后是无数个“十五小时”的坚持,是法理与情理的反复权衡,更是政协委员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坚冰的生动写照。

精益求精,提升工作质效

工作室制定了《“与法同行”导则》11项操作指引,细化工作目标、范围条件、办理方式和流程、职责分工、保障措施等。创新“三阶调解法”:初次沟通明确诉求(法理分析)、二次调解聚焦争议(情理融合)、三次协商促成和解(利益平衡)。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解、全链条服务”模式,通过标准化流程将纠纷调解周期缩短40%。

同时,“与法同行”委员工作室积极运用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智能送达等数字化成果,搭乘法院建设“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东风”,引导当事人开展智能导诉、文书送达、财产保全、执行办事等服务,努力提供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

精心励志,打响“与法同行”品牌

“与法同行”政协委员工作室是区政协与区人民法院深化合作、联络交流、共建融合的新平台、新阵地,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

委员工作室也丰富了法院多元经调解机制的架构和内容;案件当事人,因为政协委员的悉心谈话,不厌其烦的沟通、调解,感受到了司法的便捷和温暖。政作室给了委员履职的新平台,不断有委员被感召主动申请加入。在参与案件调解的过程中,政协委员与当事人深入沟通,收集了社情民意,传达了党和政府的法律和政策,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协架起了一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实现了委员工作室建设的初衷和目的。

下一步,工作室将持续完善“政协协商+司法调解”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枫桥经验”新样本,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崇川智慧。正如当事人赠予的锦旗所言:“法理相融解民忧,政通人和润江海”,这既是群众认可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奋进号角。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