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架起沟通桥梁 无锡延安绿茵场上实现文化共鸣

“苏超”架起沟通桥梁 无锡延安绿茵场上实现文化共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7 14: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6日晚,“苏超”第十一轮赛事在江阴市体育中心热闹开场。无锡队主场迎战连云港队,最终0:0战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赛前暖场环节,来自上千公里外黄土高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天下第一鼓”盛誉的延安安塞腰鼓以其磅礴气势奏响于长江之滨、太湖之畔,温婉江南与豪迈陕北在绿茵场实现文化共鸣。

这场“苏超”赛事为锡延协作走向深入架起“桥梁”。“此次来无锡既是文化交融的双向奔赴,更是产业协作的前期铺垫。”延安文化发展集团总经理李鸿翔介绍,28年来,无锡与延安在经济协作、人才交流、文化交融等方面结下不解之缘。此番借助“苏超”平台,既能让江苏乃至全国观众认识延安、了解延安,更能为后续两地农文旅深度合作注入新动能。

“天下第一鼓”震撼登场“苏超”舞台

绿茵场上,百余名鼓手身着陕北传统服饰,火红的绸带随鼓点上下翻飞,震天的鼓声中呐喊声一浪胜过一浪。紧随鼓点,陕北民歌手的嗓音苍劲嘹亮,持续回荡在赛场的上空,传统艺术与体育赛事碰撞出的别样火花让现场球迷十分过瘾。“以前只在课本上读到过安塞腰鼓,没想到在‘苏超’现场也能看到,原汁原味、相当精彩!近距离感受到了陕北文化魅力!”球迷高先生分享。

为了把这项国家级非遗的最高演出水平呈现在“苏超”无锡赛场,延安文化发展集团组成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安塞腰鼓演出阵容。“这支队伍中,延安歌舞剧团的演员为主力军,同时抽调了延安民族管弦乐团、延安市宝塔区民众剧团、安塞民间艺术培训中心、延川山花文化演艺集团等多家演出团队人员联袂演出。”延安文化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郭延伟介绍。

这震撼人心的表演背后,是演职人员近一个月的日夜坚守与不懈付出。郭延伟透露,从8月中旬开始,一百多名演职人员便开启了高强度集训。排练期间,多名演员虽然因提升技能受了伤,但他们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安塞腰鼓助威‘苏超’无锡主场表演,将更好带动延安文化在江苏一带的传播,让国家级非遗安塞腰鼓以及陕北民歌走向全国更多城市。”

近万颗“致富果”赛场传递“锡延情”

江阴市体育中心入口处的“延果助苏超 热血暖锡城”市集前人潮涌动,码放整齐的延安苹果散发着诱人果香,成了赛场外最热闹的风景。“来,拿好您的苹果!这是延安苹果,快尝尝鲜!”来自延安文化发展集团的冯瑾一边招呼观众,一边分发苹果。作为此次的市集负责人,他和同事们提前两天把近万颗延安苹果运到赛场并赠送给观众品尝,只为让锡城观众真切感受这份甘甜与情谊。

“甜!”“水分足,比我平时买的苹果口感好多了!”品尝着这份来自黄土高原的清甜,球迷们连声夸赞。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延安苹果果实个大饱满,果皮红润且富有光泽、果肉脆嫩多汁,且富含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凭借出众品质享誉全国。“它不仅是赛场观众可分享的‘胜利果’,更是锡延协作带动农户增收的‘致富果’。”冯瑾难掩兴奋,“这次来无锡就像是来‘走亲戚’的!”

记者了解到,自协作开展以来,无锡在延安苹果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从引进优质种苗优化品种,到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提升品质;从建设分拣包装车间完善产业链,到打通全国销售网络拓宽市场,一步步助力延安苹果从“田间果”转变为“畅销品”,一颗颗“致富果”已成为两地协作共赢的有力见证。此番延安苹果走进“苏超”赛场,既是延安人民对无锡帮扶的真诚回馈,更是锡延情谊的生动延续。

“延州礼”亮相市集彰显协作“内核”

延安红枣果形饱满如珠、延安小米圆润金黄……市集现场,包括延安苹果在内的延安三大标志性农特产品一一亮相。“还有一些苹果的衍生品,像苹果片、苹果醋等等,以果为媒,让帮扶情谊在‘苏超’的热血氛围中持续升温。”冯瑾告诉记者,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延安苹果作为城市伴手礼赠送给了此次参赛的“苏超”队员。

延安文化发展集团将此次赴无锡作为“文化+产业”融合推广的重要实践,把倾情打造的“延州礼”品牌系列文创产品带到赛场。其中,“宝蛋蛋”文创沿用了标志性建筑宝塔山,形象憨态可掬,让厚重的红色文化变得贴近日常;“摆苹”文创采用延安苹果的造型,是陕北方言中“搞定、顺遂”的意思,既是对赛场健儿的美好祝福,也彰显了两地协作共赢的精神内核。

独具地域特色的延安农特与文创产品,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触达现场观众,迅速收获了不少球迷的喜爱。“被延安的好东西圈粉了!‘宝蛋蛋’太可爱了,既能当挂件又能当冰箱贴,特意买了一个带回去送给孩子。”前来观赛的球迷陈女士说。郭延伟透露,目前,集团已规划在无锡文旅集团惠山古镇设立“延安集市·延州礼”品牌店,进一步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推动锡延协作从文化交融向产业共赢延伸。(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