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一场以“铭记抗战荣光,以弘毅之心践人道大爱”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在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举行,此次《开学第一课》突破传统课堂形式,将教学场地搬到历史现场,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让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让精神变得可学可做。活动不仅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也强化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培育,为学生们开启新学期注入了坚实而温暖的精神力量。
“请全体肃立,默哀1分钟。”在石港解放纪念碑前,师生整齐列队肃立默哀,深切缅怀在石港解放战斗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仪式后,学生代表抬着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将鲜花敬献于碑前,表达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石港中学校长蔡国锋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八十年前石港军民共同抗敌的历史画卷。他指出,80年前的石港,战火纷飞,先烈们抱着“守土为民”的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冲锋。他强调,这种“生命至上”的初心与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高度契合,都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尊重和对人类关怀的深刻体现。他勉励同学们要深入理解学校“弘毅立人”的校训内涵,将历史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在课堂上勤学知识,在生活中践行担当。
“同学们,大家看我手中的这枚红十字徽章,红色的十字格外醒目。你们知道它象征着什么吗?”“生命!奉献!”在“红徽映初心”环节,教师手持红十字徽章走到学生队伍前,通过一枚小小的徽章引出深刻的人文思考。教师向同学们讲解了红十字徽章背后象征的“生命与奉献”精神,引导大家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人道主义的共同内涵。
在小组活动中,各小组通过将历史事件与红十字原则进行配对,探寻历史与现实的精神联结。小组代表分享配对结果时表示:“我们把‘战士分干粮给难民’和‘保护弱势群体’配对,因为都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环节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过去的战斗还是今天的红十字行动,其核心都是“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笔墨书誓言”环节,同学们拿出便签纸和笔,认真写下属于自己的“弘毅宣言”。这些宣言没有宏大的口号,而是朴实具体的行为承诺:“每周回家帮邻居张奶奶提菜篮”、“学习红十字急救知识,帮助受伤的同学。”同学们用最朴素的语言,许下最真诚的誓言。
集体宣誓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全体学生起立,举起右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庄严宣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人道,勇担使命!以弘毅之心,承先辈之志!”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碑前回荡,表达了新时代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人道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
活动最后,每位学生都获赠了一枚红十字徽章。学校希望同学们将这枚徽章佩戴在胸前,更铭记在心里,让“弘毅”与“大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指南。
据悉,石港中学将继续深化“弘毅立人”的教育理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有信念、有担当、有爱心的新时代青年。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