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剧连续三天观者如潮《寻梦出海记》火热上演

杂技剧连续三天观者如潮《寻梦出海记》火热上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1 18: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由南通市杂技团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魔幻杂技剧《寻梦出海记——大海·小海》(以下简称“《寻梦出海记》”),8月10日在南京的公演进入第三天。当天南京不时飘下阵雨,但没能阻挡观众接踵而来紫金大剧院观看演出的热情。这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扶持作品,以惊险、高难、奇巧的审美特征,刻画英雄气概,表现了勇于征服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大受追捧。

开演前剧场外人如潮涌

《寻梦出海记》,以如东沿海渔民的故事为蓝本,围绕海洋生态保护这一重要主题展开,讲述了一位海边少年小海为拯救海洋生灵而勇敢追梦的动人故事。剧中,船长父亲以海洋为课堂,在污染危机中教会孩子守护生灵的担当;小海从懵懂少年蜕变为勇斗风浪的“守护者”,父子俩以血肉之躯筑成环保防线。

《寻梦出海记》剧照

《寻梦出海记》见证父子同心,在惊涛之上书写生命的力量。纵观全剧,有以下几个鲜明艺术特征:

技与剧的极致碰撞——打破艺术边界,将高难度杂技化作叙事语言。演员以惊险翻腾演绎少年小海的成长,用亲韧肢体勾勒海底冒险,让每一个空翻、托举都成为剧情的心跳,在力量与美学交织中,重新定义杂技剧的舞台魅力。

奇幻与奇观的梦幻联动——作为奇幻杂技剧,这里有被污染的“黑色冥海”,有觉醒超能力的少年英雄。当绸吊化作扭曲的海藻,舞空竹变身神秘的海底仪式,杂技的惊险奇观与戏剧的奇幻想象完美融合。视觉上的震撼特效与深层“人海和谐”哲思共振,带来双倍感官与心灵冲击。

《寻梦出海记》剧照

东方智慧的冲突美学——以道家“无状之状”为灵感,剧中人与“海妖”的对抗因生态危机而反转。当废水再次侵袭,小海父子的舍身相救,不仅化解对立,更揭开文明与生态的深层矛盾——这不是神魔之战,而是人类对自身文明觉醒的叩问,充满东方哲学的思辨张力。

《寻梦出海记》剧照

空间、道具与音乐的多维沉浸——三层立体空间由投影纱、LED屏与实景交织,一秒切换现实渔村与魔幻海底;创新道具暗藏玄机,渔网既是捕鱼工具,也象征守护生命的羁绊。音乐融合如东渔民号子与奇幻电子音效,时而激昂悲壮,时而空灵诡谲,全方位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邀你共赴这场震撼心灵的海洋之梦。

《寻梦出海记》中的主要人物设定,极具艺术看点。

主角小海,是位英勇的少年,他心中的愿望是像爸爸一样扬帆出海,闯荡广阔的大洋。勇敢、倔强、爱幻想的他最爱听爸爸讲与大海相关的故事,喜欢沉浸于自己的梦幻世界之中……而这些故事和想象,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的理念,也潜移默化地让他获得传承和成长。

小海的爸爸大海,现实中是一艘渔船的船长。在儿子心目中,他是无所不能的英雄。

《寻梦出海记》剧照

冥海主宰女妖,性格偏执,法力高强,原本仇视人类,见证了小海解救冥海的善举后与人类化敌为友,恢复原本善良的心性。

憨态可掬的海牛精灵,行动迟缓的喜剧担当。形象特征以国家重点保护海洋生物儒艮为原型。

掌管一小片海域的龙女,外表骄横,内心善良,与小海不打不相识,成为患难之交,共同解救了冥海。

观众目不转睛

海底精灵鹦鹉螺,心思细腻,爱美,古灵精怪。形象特征以国家重点保护海洋生物鹦鹉螺为原型。

除此之外,还有渔民、船员、海洋精灵、变异生物、净化生物等大量群众角色。全剧故事跌宕起伏,剧情扣人心弦。

主创介绍,《寻梦出海记》时长90分钟,分为“序幕”及“海边寻父”“海洋朋友”“死亡冥海”“归航”四幕戏。演员以惊险翻腾演绎少年小海的成长,用柔韧肢体勾勒海底冒险,让每一个空翻、托举都成为剧情的心跳,在力量与美学交织中,重新定义杂技剧的舞台魅力。

演出现场

毋庸置疑,《寻梦出海记》是一场情感与萌趣的双重暴击。演员以沉浸式表演唤醒角色灵魂,细腻刻画父子深情;当滑稽戏遇上儒艮、鹦鹉螺,夸张的肢体与灵动的神态,让濒危生物化身萌态可掬的精灵,在欢笑中传递生态守护的深意。

《寻梦出海记》南京演出还得到砂之船南京江宁奥莱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已进行的5场演出中,场场观众爆满。《寻梦出海记》为夏秋交替的金陵带来了“海风轻轻吹,海浪轻轻摇”的浪漫,如诗如画。(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