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全国率先实现量产!

目前,太空中已有6颗“南通造”卫星,今年以来,这座智慧工厂里还在不断“诞生”新的卫星,后续将会根据计划安排发射,助力中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全国率先实现量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加速卫星批产,这里的自动化生产线,让商业卫星在全国率先实现量产拥有年产百颗卫星的生产能力。

在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内,AGV搬运小车穿梭于产线间,忙碌而有序地执行着各项任务。低轨卫星智能产线上,智能装备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进行精准的抓取与装配操作。这条年产100至150颗中型卫星的生产线,将卫星的生产周期缩短80%,让批量“造星”成为可能。

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成明介绍:“银河航天卫星制造生产线已经融合了人机协作理念,借助装配机器人、智能设备以及数字化制造系统等尖端技术,打造了100至2000公斤级卫星的完整制造链条,我们的工程师深入理解每一道工序和工艺流程,进而探索优化每一道工序,并逐步串联形成高效工艺流程,数字化测量、自动检测、质量特性测试都是我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创新技术,已经固化成中国商业航天的制造水平和能力。”

银河航天是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公司,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智慧工厂,是长三角地区首家具备完整承研资质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与手工作业为主、自动化设备为辅的传统卫星生产线相比,银河航天南通工厂以“柔性智能、数字孪生、云制造”为技术导向,采用脉动岛式生产线,通过“信息软件柔性+设备硬件柔性”,实现不同批量、不同规格卫星的共线生产。同时,其广泛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精度测量主要是测试单机装配的位置、角度。传统做法是测试员用经纬仪肉眼瞄准,一个单机大概需要瞄20~40分钟,整颗星有数十个待测的单机,按传统方法,一个专业测试人员至少需要2天才能测完一颗星。银河航天发挥了自身的互联网基因优势,智造工程师们自主研发出三维模型加专业算法的自动化测量手段,一颗星只需要1~2个小时即可测完,以往这个环节至少需要4个测量员和1个测量指挥员,现在现场只需要1~2位工作人员现场监督。”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负责人成明告诉记者。

自2020年落户南通以来,银河航天南通卫星智慧工厂不仅汇聚了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超百位科研精英,还与央企、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些遍布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着卫星研制、星座组网及卫星应用等关键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太空中已有6颗“南通造”卫星,今年以来,这座智慧工厂里还在不断“诞生”新的卫星,后续将会根据计划安排发射,助力中国太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