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院发布 《南京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白皮书(2019~2023)》 同时介绍十二个典型案例

南京中院发布 《南京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白皮书(2019~2023)》 同时介绍十二个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8 18: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8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中英文双语《南京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白皮书(2019~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上,南京国际商事法庭庭长殷源源介绍了十二个相关典型案例,并通报介绍了2019年-2023年南京法院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工作、2023年4月南京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庭长徐新、南京国际商事法庭副庭长姜欣、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姜立、南京破产法庭副庭长蒋伟分别对相关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解读。发布会由市法院宣传处副处长徐聪萍主持。

近年来,南京法院紧紧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以构建“服务大局精准化、审判机制现代化、纠纷解决一站化、专业审判一体化、人才队伍精英化”的“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为抓手,推动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2个案例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数据库,15个案例入选全国性典型案例,6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推广,市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江北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获评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

南京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以来,新收涉外民商事案件306件,审结160件,且收结案数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这表明南京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扩大,市场主体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 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涉及104种案由,跨境破产、知识产权、生态环境、备用信用证、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国际航空运输服务等新类型纠纷不断涌现,表明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构建,南京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实施效果凸显。

为持续推进涉外审判机制的创新,南京市中院建立了南京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完善域外法查明制度,制定《南京国际商事法庭诉讼指南》,开通中英文双语网站,推进电子送达、在线委托见证等诉讼服务机制,完善跨部门合议庭及会商制度。在全国首创聘用制专职技术调查官机制,相关做法获评全省法治建设创新奖。同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外向型经济发展。连续出台多项文件,接轨创新保护国际标准,主动对标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妥善审理外贸新业态案件。编印《国际贸易活动法律风险防范指引》,为企业防范化解国际贸易风险提供法律指引。与全国20家法院会签《服务保障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与多家仲裁、调解机构搭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平台,深化“诉仲衔接”机制。对标对表世界银行评价体系,推动成立全省首家市级企业破产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国建立首个小微企业全类型破产保护新模式,挽救中小企业相关裁判规则入选最高法院公报案例。

在此次公布的案例中,“华为诉康文森案” 就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许可纠纷管辖和费率确定规则形成“南京标准”,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圆满解决多起平行诉讼,是具有规则创设意义和示范引领价值的涉外典型案例。此外,南京市中院审理的江苏省走私象牙数量最多、涉案价值最大的跨国走私象牙案,依法惩治涉野生动物犯罪,展现了中国全球生态保护负责任大国形象。探索恢复性司法相关经验被吸收进《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一阶段)高级别会议昆明宣言》。

南京市中院不断加强涉外审判专业队伍建设。打造“法润互鉴学堂”,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开展“五校协同培养基地”共建工作,成立“青年译学小组”以译促学加快涉外审判人才成长。(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