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发现江苏”首站海安 外籍友人触摸当地非遗的脉动

2024“发现江苏”首站海安 外籍友人触摸当地非遗的脉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18 1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7日,2024年“发现江苏•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全年活动启动仪式在南通海安泛书房举行。本次活动以“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为主题,邀请在苏外籍友人走进海安,探寻历史变迁,感受文化底蕴。江苏省新闻办、省广电总台、中国江苏网以及南通、宿迁、泰州、连云港、常州市有关主承协办单位代表和20名旅苏外籍友人出席启动仪式。

作为江苏省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发现江苏”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邀请了千余名各行各业的旅苏外籍人士来发现江苏的美丽、魅力。2024年的首场活动,来到了因水而生、拥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南通海安。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南通是全国为数不多既有大江、又有大海的城市。作为江海文明的发源地,近年来海安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科创新城”发展定位,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启动仪式的开始,来宾们欣赏了中医药武术京歌《满庭芳》的开场表演,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中医药制作、京剧、武术等名满天下的非遗项目的多面魅力,赞叹连连。海安非遗传承人唐虎不仅带来了他的得意之作,还现场演示制作技艺,并让到场的外国友人都体验到了亲手制作葫芦画的奇妙感觉。海安花鼓非遗传承人杨伯余、吉佳红向来宾介绍海安花鼓的由来和传承,并现场教学,氛围热烈,妙趣横生。

在启动仪式上,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对来自世界各地热爱文化交流的友人们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南通及海安的有关情况。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胡竹在致辞中回顾了十多年来“发现江苏”走过的精彩历程,并就未来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表达了美好祝愿。来自委内瑞拉的视觉艺术家罗纳德先生作为外宾代表,在现场热情的分享了他的旅苏感受,为江苏文化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后,南通、宿迁、泰州、连云港、常州市宣传部有关领导,为外籍友人赠送来自海安的非遗礼品,传递海安人民的心意。

随后,省市领导和外籍友人代表按动启动按钮、“发现江苏”非遗文化扇徐徐展开,标志着“发现江苏·一起触摸非遗的脉动”活动正式启动。

本次南通海安站文化之旅活动持续两天,启动仪式当天,外国朋友参观了鑫缘茧丝绸集团、泛书房非遗工坊、海安青墩遗址博物馆、海安城市规划展览馆、海安非遗馆,并体验了木版年画、灯彩、绳结编织等海安特色非遗项目,在传统与现代中,丰富了对运河文化的认知,实地感受了海安的魅力 。次日,外国朋友参观了海安市博物馆、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佳山书馆和吴田玉美术馆,并和南通大学客座教授刘万春在泛书房进行了圆桌对话,分享来苏感受,表达对南通海安魅力的称赞与不舍。

“发现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旨在通过生活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的独特视角来发现江苏的美丽、魅力,并借助这些“平民大使”向世界宣传、推介江苏。除了江苏南通,今年还计划围绕非遗主题,在宿迁市、泰州市、连云港市和常州市分别举办“发现江苏”活动。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