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不饱”到“缺不了” 解析兴化开发区中交港破局之道

从“吃不饱”到“缺不了” 解析兴化开发区中交港破局之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3-19 16:1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19 16: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巨大的橙色龙门吊不停地把满满当当的集装箱往轮船上吊装,一辆辆卡车呼啸着将空集装箱送往企业装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紧锣密鼓建设,绿色建材项目正忙着边建设边生产……在兴化经济开发区中交港,记者目之所及热气腾腾。

作为全市最大的内河港,中交港之所以“火”,是因为它从之前每年需政府补贴3000多万元的亏损状态中激活。如今其自身发展并带动企业增收,整体实现盈利,在提升资源利用质效、推动园区增收同时,更强力民推项目招引、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不折不扣的“聚宝盆”。

2023年,中交港首次实现盈利,今年吞吐量更有望创下5万标箱新纪录。

破局“守着金饭碗挨饿”,以更多项目“托举”港口

2018年,兴化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发公司”)与央企中交集团合作开发中交兴化港,根据双方协议,若吞吐量达不到约定要求,将由政府兜底补贴。2020年港口正式投运,作为一个新港,由于航线、效率及服务能力等因素制约,港口吞吐量连续三年未达标。而吞吐规模不够,反过来又影响航线布局与服务质效,从而更导致箱量流失。面对这一恼人的困局,2020年至2022年,兴化经济开发区共掏出9200多万元“兜底资金”。

“寸土寸金的港口本该是‘香饽饽’,我们决不能守着‘金饭碗’饿肚子!”刘锋说,锚定吞吐量这个“结”,他带领园区一班人深入调研,依靠市场化的力量破局。

2022年底,经发公司引进民营企业海南鼎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兴化港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建公司”),民营公司资本全部投向港口装备,不涉及土地与厂房。

这一行动,开始加速转动中交港的发展“齿轮”

绿建公司充分利用港区闲置土地,一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以国内一流的绿色环保智能化系统,设计年生产混凝土120万立方米、机制砂150万吨、水泥稳定材料80万吨、沥青混凝土10万吨。该项目2023年部分投产,今年将全部竣工投产。

“绿建公司对中交港口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中交(兴化)港口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辉介绍,保守估计可为港口增加年吞吐量200万吨以上,利润300万元以上。

经发公司董事长邹燕鸿介绍,依托中交港口,绿建公司2023年实现开票销售近4000万元,2024年确保实现5亿元、力争8亿元。尝到市场化“甜头”,经发公司进一步打开大门,通过更多项目“托举”港口。例如与央企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苏丽泽建设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现代建筑业产业链,在带来大量吞吐量同时,2024年业务额有望达到2000万元。

“激活这个港,可以说‘一举三得’。”兴化市委常委、兴化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锋告诉记者,“一方面推动港口吞吐量提升、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实现国有企业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推动园区更好开源节流,同时更放大兴化水路资源优势,打造推动项目落户、企业做强的营商环境‘金名片’。”

下活水运物流“整盘棋”,港口与腹地“同频共振”

一连串市场化“妙手”,下活了中交港“整盘棋”。“2023年,中交港吞吐量创新高,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88万标箱,同比增长76.27%;散杂货吞吐量达到150.06万吨,同比增长25.01%。”刘东辉说,港口工作获得中交集团高度肯定。目前,中交港已建7个泊位,建成公共驳船体系,去年新增“兴化-上海”和“兴化-南通”两条航线,并引进中远海、安通两家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航线更多、驳运效率更高、服务能力更强。

经发公司还收购兴化市华韵快运有限公司,眼下已试运营,今年预计实现业务额2200万元,港口物流配套服务水平将获得有力提升。

“为进一步畅通进出口货物水运物流通道,全面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中交港将设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外贸卡口、集装箱堆场、查验平台、监管仓库、前置拦截区等配套设施,努力打造苏中地区直通一线港口的外贸水运枢纽。”泰州海关副关长乔华林介绍,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下半年竣工验收。“届时,泰州海关将进驻港区履行监管与服务职能,本地进出口企业可直接在港区服务窗口办理进出口货物申报、查验、放行手续,彻底打通兴化地区特色产品出海‘最后一公里’。”活力焕发的中交港,强劲推动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促进前方港口与后方腹地“同频共振”。

打造项目招引“强磁场”,港口成为营商环境“金名片”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兴化经济开发区最新版招商指南中,中交港介绍更加醒目。

“这很吸引投资者,我们就是冲着园区良好的港口来的!”江苏恒凌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春根直言,水运能帮助他们降低一半物流成本,有效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年产16万吨纳米碳酸钙和3万吨食品钙项目将落地兴化经济开发区,为园区食品产业壮链补链。预计今年即可投产,实现年销售额1.4亿元。

长兴智谷装备制造产业园同样背靠港口优势,预计今年12月竣工。目前已招引17家企业,预计全年项目招引不少于10个。不止如此,当前,更多兴化企业也正重新审视身边这座日新月异的内河港,加快建立“链接”。

五得利集团兴化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洪献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以我们公司为例,每从兴化港出运一个20英尺小柜,可节约运输费用400多元,按每天出运50个小柜计算,可省下物流成本2万多元,全年可节约600多万元。同时,中交港公共驳船开通也大大提高集装箱中转效率,比从其他港口出运平均节约2天时间。”

据了解,近期多家兴化企业正重新规划物流路径,包括兴达钢帘线的不锈钢产品、兴野公司的脱水蔬菜等,未来将更多由中交港走向世界。

中交港“辐射效应”也渐已显现,今年来,周边城市不少企业纷纷前来叩门合作。

“2024年,我们将充分激发‘敢’的能量,把‘项目攻坚突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把建设‘成色更足、口碑更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主抓手。尤其是瞄准支撑新质生产力,继续做好港口‘大文章’,逐步形成产业链发展体系,干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刘锋很有信心。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