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于8月13日开幕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于8月13日开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05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5日,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新闻发布会在江苏昆山召开。昆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单杰致欢迎辞,江苏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胜梅发布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主要内容和筹备情况,文旅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吕育忠介绍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特色亮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官天涛主持会议。

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戏曲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为主题,举办三大主体活动,五项延伸活动。三大主体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培训。五项延伸活动包括推出“数字直播”和“百戏数字艺术品”,开展“看百戏、游江苏”系列活动,举行昆曲主题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昆山咖啡戏剧周,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据了解,百戏盛典计划于8月13日在昆山开幕,至8月23日举办线下主体活动,线上展演和其他延伸活动持续至10月上旬。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计划线下演出7场大戏,3场折子戏组台,其余在线上展播,共演出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台。

今年活动有以下特色亮点:一是聚焦人才培养,展现领军人才、表演英才当代新气象。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举措,其中,“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于2021年、2022年评选出共计54名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平均年龄42岁,分布生旦净丑各行当,涵盖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河北梆子、秦腔、粤剧、漫瀚剧、新疆曲子剧、赣南采茶戏等30个剧种。今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为这批演员举办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促进不同剧种交流互鉴,激励各路领军人才成长壮大;二是坚持“三并举”,推动现代戏、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共同发展。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演出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台,其中既有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豫剧《朝阳沟》、蒲剧《中条山上党旗红》、平弦戏《绣河湟》、壮剧《黄文秀》等现代戏,又有昆剧《占花魁·湖楼》、京剧《凤还巢》《春闺梦》、汉剧《宇宙锋》、黄梅戏《罗帕记》等经典传统戏,还有越剧《陆游与唐婉》、漫瀚剧《一代萧后》等新编历史剧,经典传统剧目和优秀新创剧目交相辉映,充分彰显了中国戏曲的丰厚底蕴、优秀传统和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凸显文旅融合,实现“戏曲+”美美与共。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将以演出为核心,联动开展系列主题推广活动。举办“水韵江苏,戏曲之旅”主题游线启动仪式,推出4条昆山主题游线路,组织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重阳曲会、咖啡戏剧周等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水韵江苏、戏曲之旅”省内主题游线,联合扬州扬剧、泰州和淮安淮剧、无锡锡剧、镇江丹剧、南通童子戏、徐州江苏梆子、海门山歌剧、苏州苏剧,策划设计6条赏戏主题线路。线上开展“看百戏 游江苏”系列直播活动,推广系列短视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四是创新数字传播,赋能戏曲艺术“流量出圈”。推出“数字直播”和“百戏数字艺术品”,在国内知名数字文旅消费平台首发百戏盛典数字艺术品,探索数字娱乐赋能传统戏曲,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利用“互联网+演艺”模式,搭建百戏盛典“云端剧场”矩阵,多层次、多侧面宣传推广本次活动和戏曲文化。积极探索海外媒体传播渠道,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自2018年开始,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昆山连续三年隆重举办,先后组织全国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皮影戏2种戏剧形态、408个剧目在昆山开展201场演出,共12000名演职人员参加演出,2087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现场观众人数达11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量超1.5亿人次,新浪微博累计阅读量超7.2亿次,抖音播放量超4.2亿次。活动全程录播11000分钟,完成每场大戏折子戏初剪累计7000分钟;口述史采访350人,累计记录103T素材。举办80场特色戏曲文旅延伸活动,接收到各参演单位捐赠的代表性藏品4411余件(套)。百余位戏曲专家分12批观摩百戏盛典,发文100余篇、约20万字。

喜迎二十大,礼赞新时代。昆山将发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高质量举办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