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莘莘学子奋笔疾书,力求一张满分答卷。而对于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时时刻刻都是“高考”,因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基层干部必须脚踏实地下好每一个“本手”,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解好时代问卷上的每一道“试题”,才能免“俗手”,出“妙手”。
基层党建重在夯实基础,下好“本手”。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下大力气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各项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夯实党的组织基础。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创新“云端”工作法,开发“e支部管家平台”,以党建工作信息化、智慧化,助力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下好“本手”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多,流动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服务难的问题。“e支部管家平台”全面覆盖全镇139个基层党组织和2400多名党员,实现对160多名流出党员、430余名流入党员的有效管理,成为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服务党员的有效载体、展示风采的主要窗口,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实。
基层党建贵在创新实践,力求“妙手”。
基层党建要创新。新时代、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创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创新就没有特色;解决群众新的难题,不创新就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因此,基层党建必须创新,起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该镇结合自身家纺企业多、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出“妙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中共南通州家纺产业委员会。坚持“围绕产业抓党建、创新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组织协同融合、资源协同融合、服务协同融合、治理协同融合、目标协同融合“五个协同式”党建模式,在家纺全产业链中开展多元化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党组织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建设,协调解决家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有力推动家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建要在联系群众,避免“俗手”。
基层党建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热衷搞“口号党建”“盆景党建”,看似繁花似锦,实则脱离实际,这无疑是“俗手”。想要免“俗手”就必须始终与群众站一起,坐一条板凳,牢牢把基层群众最期盼、最紧迫的利益问题,一桩桩记在心里,一件件落到实处,才能做强做实基层党建。该镇以“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各类走访调研,聚焦基层困难问题、党员干部履职作风情况、身边的风险隐患,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服务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延伸服务半径和领域,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走好每一步路,下好每一个本手,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钱星宇 丁伟)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