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事解难题 无锡市新吴区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为民办事解难题 无锡市新吴区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08 15: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星联心”志愿者服务队党团员教师如期来到了特殊儿童小Z同学家中,上了一堂特殊的活动课。老师们针对这名儿童智力发育低下、无法自理的情况,精心设计游戏,引导他在有趣的活动中感知世界、参与互动,也让家长们感到暖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其成长离不开温暖的守护、支持的力量和绽放的喜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立足实际,秉承“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办学理念,将“特殊儿童”作为服务对象,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儿童持续开展“送教上门”,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合的成长课程,充分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一支队伍:凝聚爱心,提升技能

学校党团员教师组成“星联心”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是送教上门的生力军。志愿者老师全员参与送教,期初制定送教计划,每月克服工作繁重、经验不足等困难,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全身心投入送教,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儿童的心灵。为提高上门送教的质量,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学校积极搭建学习平台,组织老师们参加无锡市融合教育培训,走进新吴区特殊学校取经学习,邀请市区专家、壹基金沈文艳老师每周来校作专业辅导。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中,老师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最柔软的内心投入送教工作。

一张清单:量身打造,因材施教

学校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籍统一管理,做到“一生一档案”。同时,实施“一生一清单”,即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服务清单,学校融合教育团队科学评估特殊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语言交往、认知生活自理、社会技能等能力,根据每一位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制定个性化的送教计划,为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量身打造送教到家的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送教老师会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特殊儿童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成长。

一份合力: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让家长积极参与到特殊儿童的教育和训练中,充分发挥家校合力,是学校深入探索的课题。面对焦虑无助的家长,志愿者老师运用“倾听、抚慰、共情”三大法宝,赢得家长支持与认可,他们耐心倾听,共情家长们的遭遇,让家长们放下心防,舒缓内心的负担,感受学校、社会的关怀与温暖,从而乐于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与训练中。老师们会联合特殊教育专家对家长开展培训指导,让他们平时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送教后,老师们定期回访,时刻掌握学生近况,鼓励家长坚持训练,一刻也不放弃。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特殊教育工作,学校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践项目,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能力,着力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开发实践,让每一个孩子闪耀光芒。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