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从此属吾乡——韩国著名爱国诗人金沧江纪念馆在南通崇川开馆

通州从此属吾乡——韩国著名爱国诗人金沧江纪念馆在南通崇川开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1-07 14: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开馆仪式(李斌 丁从容)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2019年出访韩国的交流会上以“韩国友人眼中的江苏”为题讲述江苏。当时他说,100多年前,韩国史学家、爱国诗人金沧江举家迁往江苏南通,写下“通州从此属吾乡”的诗句,南通当地还留有他的故居。在他的笔下,江苏步步皆景、处处如画,饱含着淋漓的烟火气。 现在到江苏,依然可以充分地感受到金沧江笔下的诗情画意。

1月6日,金沧江纪念馆在江苏南通市崇川区开馆,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韩国驻沪总领馆领事金瑟琪,金沧江曾孙金桂生,南通市外办副主任侯艳秋,崇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伟明,区人大副主任俞建伟,区政府副区长成媛媛等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异乡结文友、崇川遇知音。金沧江是韩国史学家、爱国诗人,是韩国李朝后期的四大文豪之一。他学识精深,博览中国古籍,书法亦有相当造诣。190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朝鲜,金沧江毅然辞官弃职,携妻女来到中国,受张謇委聘,任南通翰墨林印书局编校。从此,金沧江成为张謇的挚友知己,诗文往来不绝。金沧江虽客居南通22年,但时时不忘故国家园。位于崇川区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的金沧江故居便是他晚年写作、交友、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刘浩在参观展馆时指出,金沧江纪念馆的落成,是中韩两国人民源远流长、传统友谊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着两国人民加强友好往来的新期待,是中韩两国密切往来的新载体。他强调,要致力于把纪念馆打造成集公共教育、公共展示、公共休闲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典范,并以纪念馆为纽带,与韩国友人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启一系列交流活动,秉承历史渊源,再续友谊新篇。

成媛媛在致辞中表示,纪念馆修缮展陈过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张謇嫡孙张绪武先生亲自题写“借树亭”匾额、亲笔手书为金沧江做评;金桂生先生积极联系中韩友人,毫无保留的将家中所藏物件及资料捐予纪念馆;南通博物苑、南通江海文化研究会及部分民间收藏家为纪念馆的修缮布展提供了大量详实文案、珍贵手稿、书法作品等。这些都凝聚了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心血,更凝聚了中韩两国由来已久、弥足珍贵的情谊。

金桂生代表韩国“花开金氏”家族,以及金沧江在中国和海外的后人,对为故居修缮及纪念馆的建成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各界朋友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金沧江纪念馆必将承载着两国人民世代相依的友谊之舟,驶向未来广阔、浩瀚的历史长河。

金瑟琪对南通市和崇川区在金沧江纪念馆建馆开馆工作中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他希望金沧江纪念馆能够成为中韩友好的象征和珍贵的历史遗迹加以保存。韩国驻沪总领馆也将与中国相关方面进行紧密沟通,为场馆的维护与传承共同努力。

当日,韩国友城昌原市市长许成武发来贺信,代表106万昌原市民致以诚挚的祝贺,向为纪念馆的修缮做出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据悉,在崇川区文旅局、和平桥街道、区文旅公司三方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崇川区紧扣住户腾退、方案报批、史料征集、展陈设计等关键环节,挂图作战、高效推进,使得金沧江先生的故居建筑得以今日再现历史原貌。

据了解,江苏省南通市,位于江苏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 ,古称通州。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等“七个第一”,并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