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唱好“大合唱”,打造“江苏精品”
4月28日,打造“江苏精品”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视频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会议,13个设区市开设分会场。由省质量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省市场监管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也已在近日印发,拟每年新增5000名企业首席质量官,且该职务具有一票否决权。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中小微企业覆盖率不低于80%。
首席质量官,
拥有质量一票否决权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直言,如果产品品质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外流也就成了必然。因此,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质量,成为国内企业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重要砝码。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一向重视产品质量。早在2012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首席质量官,随后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逐步推开。“建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是通过建设一支质量人才队伍,强化企业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质量强企等理念。”省市场监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经过近8年实践,我省各地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推动以首席质量官(“第一质量人”)为核心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和创新。截至去年底,江苏组织近万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首席质量官业务培训,累计有8804人获得首席质量官任职资格省级培训合格证书。在南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的企业已超3000家,覆盖60%以上规上企业。
《意见》明确了首席质量官的岗位、权限、基本待遇等,要求提高首席质量官在公司决策中的话语权,不仅要直接向总经理报告工作,还要参加企业总经理(总裁)例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更重要的是,该职位具有企业质量安全的“一票否决”权。
品牌建设,
离不开标准与认证
在朱勤虎看来,管市场就是管质量、管品牌,质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监督等都与品牌建设密切相关。其中,标准是引领,认证是手段。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早已成共识。标准,意味着行业的话语权。在26000多项国际标准中,由我国主导制定的不足200项,占比不足0.8%,我省主导制定的只有39项,占比仅为0.15%。
再以认证为例,目前品牌的评价主要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评定,部分认证机构存在着收费即“包过”现象。为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18年底开始清理规范品牌评价工作。在今年我省推行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由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启动了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从全省2823家检验检测机构中随机抽取565家作为检查对象,涉及机动车、建筑交通工程、农业等检验检测机构。
“江苏精品”国际认证联盟已于4月26日成立,主要负责制定“江苏精品”认证实施规则。成员机构将在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江苏精品”认证工作,并对其认证的产品开展有效监督。
打造“江苏精品”,
还需“大合唱”
记者从打造“江苏精品”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视频会议上获悉,我省将从创牌、定标、认证、监督四个方面打造“江苏精品”。
创牌,意味着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形成一批自主创新、品质高端、服务优质、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品牌群体。在苏州,根据《苏州市质量品牌建设奖励实施细则》,每年市本级财政将拿出约1200万元用于企业质量品牌奖励。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虞伟说,虽然苏州市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身处高原,还要争做高峰,不仅是为了拿牌子,更是发展苏州的软实力。
定标,即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标准创新工程、标准引领工程、标准比对工程,不断提高标准的先进性,以高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促使各行各业主动对标,逐步构建“江苏精品”先进标准体系。
认证方面,我省将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向市场传递质量品牌信任。监管,则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通过市场机制真正推选出消费者认可、符合品牌发展规律的“江苏精品”,同时建立健全“江苏精品”认证退出机制和认证违法违规行为黑名单制度。
创牌、定标、认证、监督涉及到诸多领域、诸多部门,因此品牌建设不能是“独角戏”,而应该是“大合唱”。(赵伟莉)
(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