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陈新才:“疫”往前行的“逆行者”

“中国好人”陈新才:“疫”往前行的“逆行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12 15: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疫情就是警情,稳控就是责任,在危难面前,人民警察为人民,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就是我的职责。”南通“中国好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虹桥派出所民警陈新才,以“逆行者”的姿态,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用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一线的“急先锋”

陈新才,男,1970年出生,1990年3月应征入伍,2010年5月从部队转业,现为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虹桥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

“我是党员,要坚守一线,使命在肩,绝不退缩!”陈新才的“请战书”里的话语掷地有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新才服从组织安排,冲锋在前,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逐户上门测温排查,巡逻社区设立的卡点,摸排辖区酒店、棋牌室等场所。

陈新才所辖的虹桥新村是开放式老小区,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多,疫情就是命令,陈新才和虹桥社区干部、网格员、医务人员四一人组,一起走访入户、摸排调查。累了就在楼递口稍坐片刻,渴了就随便喝口凉开水,饿了就泡碗方便面。社区的每个卡口需24小时轮流值守,工作虽辛苦,但他无怨无悔,耐心劝导外出的业主,向群众讲解疫情期间相关知识,正面引导和稳定群众情绪。战友劝说他要多休息、注意好身体。陈新才总是笑着说:“时间就是生命,我多宣传一户,就少了一户居民感染,我们要和时间赛跑,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封闭楼栋,不封闭服务;封闭小区,不封闭温暖。个别居民居家隔离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陈新才及时变身“心理治疗师”、“政策宣传员”、“病毒消杀员”等多个角色,用行动践行爱心,帮助居民顺利度过隔离期。“好想认认真真地对他说一句‘谢谢’!”南通市虹桥新村老人陈锡说。这一个多月里,陈警官频频主动上门服务,或是帮忙代购生活物资,或是背着装满酒精的喷壶到各家各户门口消毒……在陈锡和不少居民眼里,这位民警的身影跟亲人们一样,再熟悉不过,让他们“宅家”格外安心。

“我没事,等消灭疫情我就回家。”为及时掌握辖区治安情况,陈新才从春节假期第一天起,他就主动放弃休息,每天坚守在辖区卡口执勤。面对人流量车流量大、任务重,他每天要执勤10多个小时,虽然累得腰酸腿疼,但从未有过怨言。

唠叨体贴的“大管家” 张鹏摄

“一定要做好防护!务必戴好口罩!”这是陈新才每天对辖区居民念叨的最多的一句话。在走访中,陈新才发现不少群众特别是老人家中没有买到口罩和消毒水,经过多方协调,他争取到了一批医用口罩和消毒药水,分发给社区防疫志愿者和辖区老人手中。

在虹桥新村社区这个战场上,扎紧安全网,守好门、看好家,民警陈新才肩负着重要责任。辖区在家隔离的一大学父亲王东明打来求助电话,称其奶奶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脊椎骨折需要人来病床前陪护料理。陈新才知道后当晚就来到老人病床前陪护老人……陈新才的电话总是很忙碌,里面装满了他对辖区居民的牵挂;陈新才的脚步总是很匆忙,因为群众的需要就他前行的方向。

“我的手机是智能机,可是我不会用微信,也不会扫码,怎么办?”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桃坞社区戴大娘焦虑地问。陈新才先帮她用手机进行了个人信息注册,再手把手教她怎样用微信扫码出示健康卡以便出行方便。“谢谢你多次教我如何扫码,陈警官的服务太周到了、太有耐心了,辛苦啦!”疫情开始后,“每天我们都要到辖区走访,向市民宣传疫情防护。”为了阻击疫情,大家都在家闭门不出,而作为人民警察,陈新才必须奋战在第一线,每天与社区干部一同走访辖区内的返乡人员,测体温、安抚返乡人员的情绪已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尽管街上一片祥和,但对于陈新才来说,却一直紧绷着一根安全弦。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1月24日的除夕当天,陈新才一直坚守在辖区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走访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与陈新才一样,奋战在一线的民警也是有家不能回。从大年三十至今,他向辖区来往群众介绍防疫知识,向未戴口罩的群众发放口罩,讲解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我曾经是军人中的一员,现在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我还是以警察的身份和大家在一起战斗。当过兵,更要有担当,更应该站出来,尽一点应尽的义务。”陈新才说,疫情原因,市民外出的少了,近几日警情也少了很多。不出警时,他会做好防护,到街头走访宣传,他发现现在居民的防疫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家人牵挂的“硬汉子”

“爸爸,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我会保护好妈妈,你安心工作,我们很好,我们都很想念你。”这是儿子对陈新才最牵挂的叮嘱。1月28日,陈新才与儿子通话后又投入到疫情一线工作。“选择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每天执勤,他都利用空闲时间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

晚上,家人就发视频聊天,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视频的画面,一个是儿子,一个是妻子。“我执勤家人倒是习惯了,这次大年三十,失去了与家人吃顿年夜饭的机会。说真的,孩子心里还是挺难受的。”听到这些,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平复心情后,他给自己打气:“抗击疫情,就是在保护我的家人。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您好,疫情期间,请尽量少出门,出门也要戴上口罩。”虹桥派出所民警陈新才每走访一户,总不忘提醒又提醒。这个春节,他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一天也没有休息,累计走访居民430户4285人。一个多月以来,他为虹桥新村300多名退休老人办理健康通行证、为从武汉返通居家隔离20多户,上门送生活必需品;自己掏钱买来口罩400个赠送辖区老人;第一时间帮助居家隔离大学生及老人的陪护和护理;为每幢单元楼张贴通知通告3000余份……在抗“疫”一线,陈新才每天反复与居民沟通,无数次上门、问询、安抚,磨破了嘴皮,说哑了嗓子,最终说服居民去医院接受治疗。

“你放心地去忙工作吧,家里我会照顾好的。”家人在家纵使有千万个担心,但没有一句阻拦。从白天到深夜,他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家人虽担心,但了解他的工作性质,怕影响他工作,电话也不敢打,每次都是等到陈新才工作忙完后再打过去。“在逆行者的背后,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更有家人的守护与牵挂,身为民警他们也以自己的方式为战“疫”出力,为前方鼓劲。”陈新才的家人如是说。

陈新才是人民警察,是父母眼里“见不着影儿”的孩子,是妻子口中“聚少离多”的丈夫,是儿子记忆里“总在加班”的父亲,他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人民警察的使命。(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