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规范管理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率考核不达标将一票否决

南通:规范管理建筑垃圾 资源化利用率考核不达标将一票否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9-24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媒体见面会现场 丁从容摄

9月24日,记者从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由南通市城管局承办的“蓝海扬帆·走进城管”媒体见面会暨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及资源化产品推广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文件已于今年7月3日正式颁布实施。文件中明确要求对建筑垃圾管理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并从源头上进行分类,未分类的建筑垃圾原则上不得外运处置。2019年开始,特别针对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三个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不到50%的,在高质量发展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考核中将实行一票否决。到2020年,南通全市各类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均要基本实现分类处置,文件要求南通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70%以上、各县(市)城区要达到60%以上,并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筑垃圾专项考核中要位居前列。同时文件明确,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将纳入对各地、市有关部门年度“四个全面”、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并适当增加考核权重。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还将进行约谈或问责。同时要求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问责体系。

作为当地主城区的崇川区,因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各类新老建筑较为集中,居住人口密集,导致各类装修垃圾大量产生,建筑垃圾偷倒偷运问题曾经成为该区较为难以监管的难题。崇川区城管局局长龚培湘告诉记者,为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崇川城管与环卫处、街道形成联动,使1千多名环卫工及网格化管理员成为城市管理的“人工探头”,网格化力量大大弥补了城管执法力量的不足等问题。同时加大对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对无建筑垃圾运输资质车辆,对乱倒建筑垃圾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偷倒偷运现象。通过对拆迁闲置地块内混合垃圾分类,分类出2万吨砖屑类垃圾用于资源化利用。针对装潢垃圾,经过宣传、发动、引导,对居民小区装潢垃圾,要求各街道、各社区、各物业公司按照砖屑、可燃垃圾、其他废弃物等三类进行源头分类堆放,区环卫处对统一对装潢垃圾进行清运,并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实行资源化利用。到目前为止,该区共计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近10万吨。

南通市城管局局长何峰(右)现场了解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推广销售情况 章伯堂摄

据了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就是将建筑垃圾回收加工成微粉(可代替黄沙)、骨料(可代替石子)、砖块或其他它可再生产品的利用方式,而建筑垃圾回填利用不属于资源化利用范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市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装修垃圾规范管理及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问题。

南通市城管局局长何峰表示,导致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建筑垃圾特别是装修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建筑装修垃圾填埋处置需求越来越小,垃圾处置供需矛盾在逐步加大。

媒体记者现场参观当地建筑垃圾处理中心 章伯堂摄

据他介绍,为有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其实南通市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启动并实施了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及资源化处置工作,全面推行了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化、公司化、资质化、信息化”“四化”管理模式,组织开展了拆迁地块建筑垃圾清运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建筑垃圾逐步迈入了规范管理轨道,同时,建成了市区及海安、通州等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终端,为缓解建筑垃圾处置矛盾问题、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他坦言,由于管理体系不尽完善,日常监管不够严格等方面原因,建筑装修垃圾混杂堆放、长期堆放、随意处置等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而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吃不饱、拉不出”问题也相对比较严重。

“吃不饱”就是由于源头未开展分类管理,收运环节流向监管不严格,进入处置企业的建筑垃圾量严重不足,导致处置产能一直较低;“拉不出”就是再生产品销路不畅、积压严重,处置单位长期亏损经营,甚至面临破产、停产等问题。

媒体见面会现场 章伯堂摄

何峰介绍,为了破解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处置难题,“十三五”以来,当地又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和资源化处置推进力度,重点从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推进源头分类管理、开展清理专项整治三个方面展开工作。通过三个方面的综合施策,从管理责任、管理规定、违法处置等方面细化了具体管理规定要求,为建筑垃圾规范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制保障。市区也基本建成了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源头分类、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使建筑垃圾分类管理进入了常态长效管理阶段。同时有效遏制了建筑垃圾偷运乱倒、混杂堆放、长期堆放、沿途抛洒等突出问题,基本解决了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原料不足“吃不饱”问题,提升了市区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和规范处置水平。

记者了解到,2017年以来,南通市区清理处置积存建筑垃圾284处,1500余万吨,建筑垃圾处置中心共处置建筑装修垃圾91万吨,生产建筑骨料34万吨,各类砖块3500万块。但同时大量的垃圾处置,也导致处置单位产品积压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截至目前,处置中心积压的骨料就多达30 多万吨,各类砖块积压数也达到了800多万块。

针对这一问题,何峰表示,市政府颁发实施的《关于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文件明确了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相关扶持政策。通过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规定政府性工程指定工程部位强制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比例不得小于8%。同时规定了政府性工程必须在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对强制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管,提倡鼓励各类建设工程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通过出台激励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及其技术研发等对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实施扶持激励等一系列措施,来破解“拉不出”的难题。

同时,该《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市各类工程产生的建筑装修垃圾基本实现分类处置,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各县(市)城区达60%以上。2019年开始,对崇川、港闸、开发区垃圾分类处理率达不到50%的,在相关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的县(市)、区,将进行约谈或问责。

南通市市政园林局副局长张建辉告诉记者,他们下一步将研究将垃圾处理能力作为招投标及项目考核条件的可行性,今后在项目招标中,将有技术、有实力、能处置各类建筑垃圾的投标单位作为优先考虑条件之一。同时在今后的招标文件、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和分类管理提出具体要求。通过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特许经营企业探索采取固定与移动、厂区和现场相结合的处置方式,对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就近处置利用,以此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利用率。

如何破解水利系统产生较多的淤泥和工程弃土这一特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难题。南通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卢建均向记者表示,针对淤泥垃圾处理,当地水利部门已与江苏河海大学通过共同研究,开发了淤泥固化利用技术,利用淤泥掺入添加剂,然后进行固化,形成各种型式的生态护坡材料,用于河道的生态护岸。目前,南通市港闸区部分河道已开始运用,生态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虽有成熟的技术,但开发成本较高,还要进一步探索新路径,从降低成本上下功夫。而工程弃土的解决方案,目前尽量用于墙后回填,主要用在挡墙及水闸、泵站工程,通过控制压实度、干密度,分层压实达到回填要求。同时通过对混凝土企业生产的C25及以下强度混凝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再生骨料。主要用于护坡隔埂,强度要求不高的混凝土挡墙及压顶等项目方面。

媒体见面会现场 章伯堂摄

南通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智在活动上表示,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全社会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起深入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展,以标本兼治的有力措施不断推动环境提升和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的最大化,使南通城乡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进一步促进当地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地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南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司祝建主持。见面会前,参会媒体记者们一起现场参观了当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展示及质量测试演示,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种类及性能、使用途径进行了了解。(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