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和平》:夙愿和平,无问西东

(通讯员 邬楠)8月31日,“辛德贝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奥胡斯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里举办,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席并发表讲话。在纪念馆走廊的墙壁上,微微泛黄的一幅幅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珍贵照片,让女王驻足,她神色凝重,沉思良久。

《锦绣·和平》:夙愿和平,无问西东

来源:南报网 2019-09-03 13: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南报网讯 (通讯员 邬楠)8月31日,“辛德贝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奥胡斯市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里举办,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席并发表讲话。她表示,辛德贝格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去庇护中国难民,是一个英雄。“他的义举不仅对南京,对全世界都有意义。他的事迹在今天,在中国仍被传颂,让我为之感动。感谢南京市政府和人民赠送辛德贝格雕像,奥胡斯市政府将雕像安放在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我相信参观者将会铭记历史、反思战争,以此向辛德贝格先生致敬。”仪式后,她接受南京城市代表递交的手工艺作品《锦绣·和平》。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是一幅以丹麦女王2014年访问南京时的影像为创作背景的女王刺绣肖像。融入了象征“和平”与“勇气”的紫金草和黄玫瑰,通过南京云锦和苏州刺绣两种国宝级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融合,以桑蚕丝线、金银线为主要材料,手工完成。

  手工艺作品《锦绣·和平》。图片来源:陈向俞摄

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

时间回拨到2014年4月27日,阴雨中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了一位非同寻常的凭吊者——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陛下。她与亨里克亲王一行缓缓步入,她是首位在任时莅临该馆的西方元首。

在纪念馆走廊的墙壁上,微微泛黄的一幅幅丹麦友人辛德贝格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珍贵照片,让女王驻足,她神色凝重,沉思良久。

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间,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面对日军的疯狂大屠杀,他没有退缩,而是利用外国人的身份,庇护了约数以万计中国难民。他还用照片和信件记录了当时的日军战争犯罪事实,向国际社会传播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南京大屠杀是发生在这座美丽古都的至暗时刻,我们无法改变残酷的历史,但是我们珍爱未来的和平。我们纪念他,赞赏他,不但是回顾过去,还要面向未来。女王在参观中这样评价。随后,她和亲王在和平广场亲手插上一株 “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

这株特殊的黄玫瑰来自辛德贝格的故乡奥胡斯市,为了纪念辛德贝格在南京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由丹麦园艺师花了数年时间特别培育出,代表着“和平的愿望”和“永恒的纪念”,2004年被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它象征着中丹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

和平之花·紫金草

二战期间,一名叫山口诚太郎的侵华日军士兵,在南京紫金山下采集到一株紫色小花的种子,并带回日本种植。战后,为表达对侵华战争的忏悔,他和家人致力于推广种植此花,以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并将其命名为“紫金草”。再后来,这株紫色小花又被南京致力于和平建设的人们亲切地称为“和平之花”。紫金草就是中国的二月兰,它耐寒、耐旱,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顽强生长,蕴含着无穷的草根力量。

为表达对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中国难民的国际友人的敬意,江苏省以紫金草命名“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向国际友人的后裔颁发,也向世界传递了南京的和平心声,深化友谊、共筑和平。

南京是一个最适合说“和平”的城市。历史的沧桑与沉痛感,需要铭记但更需要希望。用云锦和苏绣结合,织造出带有紫金草和黄玫瑰图案元素的女王肖像作品,用一丝鲜亮代表着蓬勃的生命,这不仅是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向世界发声的方式,更代表着中丹两国人民永世长存的友谊。

  苏绣艺术家梁雪芳参与创作丹麦女王肖像手工艺作品《锦绣·和平》。陈向俞摄

匠心与技艺之巅

“《锦绣·和平》的诞生很有意义。不仅象征着‘和平’与‘勇气’,更是历经千年岁月的南京云锦、苏州刺绣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合作。”苏绣部分的主要制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梁雪芳说。

“讲实话挺难做的,遇到困难,也是两边团队多次碰头,边研究边解决。但,一想到能通过这个项目传递和平心愿,我们老南京就太有感触了,必须支持。”云锦部分主要制作者,南京云锦传承人,故宫博物院丝织品文物复制专家刘钧正说。

  《锦绣·和平》中“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玫瑰”部分。陈向俞摄

  《锦绣·和平》中“紫金草”部分。陈向俞摄

“首先,是绘稿布局。要把紫金草与黄玫瑰完美融入在人物肖像中。”梁雪芳说,“其次,是云锦和苏绣需同时融合在一个画面中,要使底料、色泽、花草、人物几个要素和谐美好。虽然云锦和苏绣用的主要材料都是蚕丝,但织与绣的工艺流程、步骤完全不同,都要慢工出细活,是时间的艺术。绣需要等云锦织出图纹和空白底料才可以开始,所以最后我们商定,先云锦1个月,后苏绣1个半月。两组团队加班加点,才得有今天的正式完成。”

  手工艺作品《锦绣·和平》。图片来源:陈向俞摄

这份来自南京的作品,带着诚挚的匠心,展现惊艳的技艺。它以别样的中国韵味,表达着人们致力于和平事业的决心、愿望,维护世界和平的勇气、行动,表达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的使命、情操。

夙愿和平,无问西东。

(邬楠)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