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变革中守住育人之本 第四届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评选结果揭晓

在科技变革中守住育人之本 第四届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0 17: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孩子仍然痛苦,家长依然焦虑,教师仍旧无奈……只要这些问题还存在,我们就还要继续努力。”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发起人席酉民教授在今年的活动中这样说。

11月8日至9日,第四届寻找“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行动(以下简称“行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揭晓评选结果,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家长、学生、产业界人士及社会公众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技术颠覆传统的时代,教育如何守住育人之本。

自2021年发起以来,行动持续推动公共讨论,累计传播触达超7000万人次。今年论道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家庭教育的复杂化、大学价值的重估、人机协同的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席酉民教授解读到,“过去,家长只需在‘升学’与‘成长’之间做平衡;而今天,他们必须同时在学业竞争、孩子心理健康和AI技术全面介入生活与学习这三个维度上不断求解。”

对大学价值的反思和重构则显得更为迫切。他指出,现在AI不仅能以更高效、更系统的方式生成知识图谱,还能提供解决方案。如果大学仍然停留在教知识上,那么它的价值很快会被技术稀释。“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具备哪些素养、知识、技能才能闯荡数智时代?大学要如何帮助学生孕育这些素养,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生存于未来的学习力、判断力和与AI共生的能力。”

席酉民教授强调,这三个议题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教育如何帮助人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造自己适应未来的心智模式,滋养大家的融合智慧,从而使人们能够清醒地、有意义地活在这样一个模糊、不确定、复杂而动荡的世界里。”

论坛上揭晓了第四届“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评选结果,六位教育家获得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荣誉。他们是: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北京大兴一中校长王殿军、上海市教育科学原副院长马树超、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段福生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朴永馨。天津职业⼤学原校⻓董刚、清华⼤学教育学院教授史静寰获提名奖。

随着行动影响力逐渐增长,今年在关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三大领域之外,该活动也首次纳入了特殊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

本届论坛更汇聚了历届评选出的教育家以及行动专家委员会的评审专家,一线教师、产业界人士、家长、学生等教育生态中的多方参与者,共同开展多轮跨界对话。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树超教授指出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本科不仅是学历层面的提升,它能为学生提供持续发展的通道,更能体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优势。

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史静寰教授表示,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培养具备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终身学习者,能够支持人在变化的时代中提升适应性、不断更新自我。

国家督学、北京大兴一中校长王殿军教授指出,警惕AI成为刷题、提分的工具。他强调,AI不是为应试而生,而是要为学习赋能,教育必须重新回到“提问、思考与探究”的原点。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指出,现有的学科体系建立在前几次工业革命基础之上,而这次新技术革命打破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边界,出现了很多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新的增长点。“大学作为育人的场所,不能仍在教过去陈旧的知识,我们必须突破原有的认知的边界去重新构建符合这场新技术革命发展需求的新的知识框架体系、实现从0-1的突破。”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俞仲文指出:“如果社会仍以学历高低论英雄,那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要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深度融合,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理想。”

论坛中也融入了更多学生视角,在读大学生抛出自己的疑问,他们关心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面对基础理论、技术实践与市场应用三个层次的选择,作为本科生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与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索场景。

活动期间还同步发布了“2026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将持续“唤醒”和“点燃”教育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多方参与者反思,促进行动与合作,为教育步入健康轨道探索方案,帮助孩子和社会成功走进未来。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记者:苍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