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十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大赛以“聚势十年,群智涌现”为主题,汇聚了全国航空领域的顶尖专家、领军企业、资深投资人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共襄这一国家级航空创新平台的十年盛典,开启航空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历经十年发展,已成为我国航空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双创赛事。十年来,大赛累计征集项目超3600项,推动70%的民营企业赛后获得融资,真正成为航空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的重要平台。站在新十年的起点,本届大赛不仅是对过去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大赛通过“以赛促创、以赛促投、以赛促产”,持续推动“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为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活动并为大赛启幕。他在致辞中充分肯定大赛十年来作为国家级平台在汇聚创新资源、推动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贡献,强调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航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随着他宣布大赛正式开幕,全场掌声雷动,将盛会推向高潮。
通州区委副书记、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冰冰做南通高新区营商环境推介。向全国航空领域创新者、创业者展示了这片“空天产业新高地”的独特优势与发展蓝图。南通高新区航空产业的崛起,是历史积淀、精神传承与产业根基的必然。
据介绍,南通高新区已形成“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其拥有南通兴东国际机场与规划中的上海第三机场(4F级),融入上海“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八龙过江”通道布局,依托南通港万吨级航道畅联全球,构成辐射全国、链接世界的交通枢纽。
在产业基础方面,南通高新区以“一主一新一智”主导产业为根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精密制造能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硬件支撑、智能装备产业的创新引擎作用,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空天产业发展筑牢基础。目前已集聚中航高科、银河航天、深蓝航天等龙头企业,规划3000亩新质生产力产业园,重点打造涵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的完整空天产业生态圈。
在营商环境方面,南通高新区提供对标一线城市的人才补贴、研发补贴,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基金体系,拥有百万平方米孵化载体与高校院所合作平台,搭配优质教育医疗配套与快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全力保障企业创新创业。
开幕式上,南通高新区与中国航空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行了空天科创基金筹备启动仪式,南通市与多家航空领域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标志着航空产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据悉,经过安顺、杭州等领域赛的严格筛选,共有66个优质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新组34个,创业组32个。在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中,参赛项目覆盖新材智造、智能装备、民机民航、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国航空事业的蓬勃生机。
大赛期间,首届空天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中国空天科技企业家年会暨CAIEC十周年大会、“启航·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赋能培训等系列活动相继举行。来自航空、航天、投资等领域的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智能制造、资本运作、供应链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共谋“十五五”发展新路径。其中空天产业链创新聚焦“稳链强链、创新协同”,启航培训涵盖债券融资、上市路径等多个维度,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