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虫子谷与虫相遇”艺术在南京熙南里陶谷公园开启。时隔十年,朱赢椿虫子艺术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这次展览主题为“虫遇·在虫子谷与虫相遇”,不仅展出朱老师十多年来蜚声国内外的一系列虫子艺术作品,还推出一个全新的“大作品”——位于南京浦口区老山北麓的主题公园“虫子谷”。
朱赢椿曾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奖项他设计的图书《不裁》被评为2007年“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创作并设计的绘本《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世界最美图书特别奖”;绘本《蜗牛慢吞吞》和图文日志《虫子旁》等作品在多国出版;先锋实验文本《设计诗》、概念摄影集《空度》则以独特的视角引起一代代读者的讨论和关注。这十年间,朱赢椿又推出了独辟蹊径的“虫系列”,2015年的《虫子书》全书无一汉字,对虫子们的自由创作进行了艺术化处理,被大英图书馆永久收藏,并获评“世界最美的书”银奖。与“虫系列”图书互相呼应的“虫先生+朱赢椿”当代艺术展,在英国、德国、捷克等国家、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国内多地举办了巡回展览。朱赢椿用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以图文、影像交互呈现虫子世界里平常又传奇的故事,他是艺术家,也是最善于跟自然对话的慢生活实践者,在人人都会经过却没有停留的地方,他拨动一片叶子,打开一道罅隙,捕捉了许多自然与生命的秘密,惊心动魄之余,充满天真的诗意。
2025年,朱赢椿应南京浦口区的邀请,开始筹备全国首个以虫艺术为主题的生态文旅项目“虫子谷”,该项目坐落在老山北麓的山林田野之间,设计有虫子博物馆、艺术馆、虫子书店、街区、自然教育等功能,秉承朱赢椿“在自然与日常中发现美”的理念,将自然教育、生命教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为自然爱好者与艺术爱好者创造一处值得探索、趣味盎然的社区。
依托老山生物多样性资源和老山北麓的山野资源,虫子谷将打造一个由艺术滋养的生态田野和科普基地。在这里,以虫艺术为主题的体验将突破传统展柜的方式,以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种群栖息和观测为特色,结合自然生境、虫鸣农场、虫子博物馆及艺术馆群落、自然魔法学校等的打造,构建一个立体的、鲜活的虫子生态和虫子世界。建成后,虫子谷将面向全年龄段的自然与艺术爱好者,提供科普、研学、艺术教育、自然观察等文化旅游服务,向公众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行动。
该项目将由浦口城乡建设集团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投资,计划在2026年逐步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的开幕式上,朱赢椿和各方代表分别介绍了项目规划的理念与愿景,也透露了不少有趣的细节,展览现场还为观众提供了充满创意的“蚂蚁盒子”和“蜂蜜咖啡”,令人对“虫子谷”未来的体验充满期待。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