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善行丨薛建军、蔡红夫妇:桥连山海 心系桑梓

厚德善行丨薛建军、蔡红夫妇:桥连山海 心系桑梓

来源:“学习强国”南通学习平台 2025-10-20 16: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在推动产城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南通开发区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充分发挥慈善公益的力量,向善向上、崇善厚德蔚然成风,涌现出一大批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先进典型和慈善达人,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心义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与社会担当。“学习强国”南通学习平台和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联合推出专栏《厚德善行》,讲述感人事迹和鲜活故事,激发更多社会力量见贤思齐,携手投身社会公益,共同浇灌慈善沃土,为建设更加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园贡献力量!

金秋的陕南,城固县二里镇板桥村的晨霜还未散尽,山间的猕猴桃园已缀满金果,柑橘树在寒风中轻轻摇曳。2021年12月,一座崭新的石桥代替了摇摇欲坠的老桥。桥头鞭炮声响起,村民们簇拥着一群从南通远道而来的客人共同见证新桥通车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从此,34户100多位村民告别了绕行泥泞山路的艰辛,丰收的柑橘、中药材得以安然运出。“爱心桥”三个朱红大字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若不是桥头的一小块石碑上镌刻着“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捐建”,很难注意到人群中正和当地群众一起鼓掌的该公司执行董事蔡红。“这不仅是一座桥,更是连接城乡、助力乡村振兴的纽带。至于谁捐建的,真的不重要。”她的话语如同桥下的溪流般清澈。

2021年夏天,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决定再次动员定向捐赠陕西城固县12座便民桥时,蔡红闻讯最先响应。当记者问她“十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不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吗?”“不需要,我爱人一定会支持的。在慈善捐助方面,他比我做得早也做得更多。”薛建军、蔡红这对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夫妇,在慈善路上始终心意相通。

行业翘楚:创新铸就辉煌

南通开发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90年代竹行镇涌现出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钢丝绳企业。彼时,薛建军和蔡红是南通开发区竹行工业公司的同事,看到身边许多熟人家里办起了钢丝绳厂走上了致富路,这对年轻的夫妇也动起了创业的念头。1998年,两人筹措了1.5万元加入钢丝绳产业的洪流中。最初由于资金少又不懂技术,只能做些盘条粗加工。不过,夫妻俩聪明好学,薛建军主攻技术,蔡红开拓市场,企业渐入佳境。

然而,市场形势千变万化,一方面不断涌现的同类企业挤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小企业的产品很难抗衡知名品牌,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不断降低利润。2004年,钢材市场剧烈波动让蔡红意识到转型迫在眉睫。“当时去深圳出差,上飞机前和客户谈好了价格,两小时后落地,见面时钢材原料每吨降价400元。客户要求我们的成品也要做相应的降价。这么一算这批产品我们不仅赚不到钱甚至要贴本。但是,你不接立马有其他人接,市场上的大路货太多了。”回想起那段拼市场的经历,蔡红依然感慨万千。“一方面我们做出让步稳住客户,另一方面,我就考虑转型,只有生产出‘人无我有’的产品才能掌握主动权”。一回到公司,蔡红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和丈夫商量。夫妻俩一拍即合,考察市场、调研展会、咨询专家……最终,他们决定研发特种钢丝绳。“定下目标,第一期研发我们投入60万,这在当时也是笔大数目。”薛建军回忆道,“只有专注垂直领域打造精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牢牢把握住市场。”薛建军没有太多谈及研发的困难和经历的艰辛,但两鬓斑白的头发见证了孜孜不倦的日日夜夜。从招兵买马到培养研发团队,一路走来他始终和研发人员并肩作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迭代创新,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特种钢丝绳民营骨干企业。公司参与起草与修订了1个国际标准,14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获得证书的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共计申请专利 58项。2023年被评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成立了“南通市企业技术中心”。生产的产品从重要用途的重型机械用钢丝绳逐步扩展到履带起重机用钢丝绳、塔机用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起重用线接触钢丝绳、起重用面接触钢丝绳,打桩机用双压实股钢丝绳、扇形股钢丝绳、面接触钢丝绳、电梯绳等各类用绳。产品获称“中国绳索十大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位居全国同行前三甲。近年来,致力“环保、技术改造”工作,率先开展全面提升改造,首批通过钢丝绳企业整改提升验收,为行业整体提升做出了榜样。

润物无声,善行如涓涓细流

2005年,薛建军从南通电视台《城市日历》栏目的报道中关注到一名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小陈同学。“从1998年创业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再加上2004年企业转型后发展得非常顺利,电视上看到这个小孩我就萌生了想要资助他的想法”。夫妻俩当年就资助了三名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定期为他们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保障孩子们安心完成大学学业。“我这个人不抽烟不喝酒又不爱打牌,钱用在孩子们身上能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助一把力,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感觉特别值得。”薛建军回想起最初踏上慈善之路,他说要特别感谢爱人蔡红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白手起家,那时候也不是特别宽裕,每年资助孩子几乎要花掉我一个人的收入。这么大一笔开销肯定要和爱人商量”。蔡红说:“他是我的领路人。最开始他决策,我负责沟通执行。在和慈善人士交流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温暖的力量。这一路,南通开发区慈善总会给了我们许多专业指导,让我们的慈善工作规范高效。”

慈善的种子一旦播撒,美好就会蓬勃生长。2010年,蔡红加入竹行街道“爱心妈妈”群体,每年给街道贫困学生捐款捐物。2018年,与陕西城固县双溪镇结对帮扶,向当地贫困学校水磨中学捐赠,结对资助贫困儿童,定期给陕西城固的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同年,她加入南通市爱心组织“积木公社”。多年来,蔡红夫妇为竹行及城固的贫困学生爱心捐款33.8万元。2018年,薛建军、蔡红夫妇出资230万元设立南通大学“雲天国际交流奖学金、云天奖教金”;11月,向南通卫生高职校捐资50万元,作为学校“芸·爱助学金”,用于资助该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对灾难,他们更是义不容辞捐款捐物。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感染席卷而来,蔡红第一时间通过南通市女企业家协会捐资5万元,定向支援南通相关定点收治医院和湖北相关医院。几天后,又通过开发区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支援社区抗疫。2021年7月,通过开发区慈善会向河南郑州定向捐赠10万用于抗洪救灾。灾难中的每一笔捐款,都是人性向善的微光。在首届江海志愿文化节期间,蔡红夫妇还带头向莫文隋志愿者工作站发起的江海志愿者爱心基金捐款,用于支持志愿者爱心助学和助困项目。

大爱无痕:成就他人即圆满

问起这些年来夫妇俩一共捐助了多少资金,帮助了多少人,他们都笑着为难地说,除了隐姓埋名和现场临时捐助的,其余要问公司财务,在他们心里可从来没细算过这笔账。如今,第一位受资助的小陈逢年过节都会通过微信给他们发来问候。“一晃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这孩子在北京成家立业发展得很好。真的很欣慰。”谈起小陈,夫妇俩满心疼爱和自豪。“他结婚的时候又是打来电话又是寄来请柬邀请我们去北京参加婚礼。”“他把我们当亲人,想要与我们一起分享自己最重要的幸福时刻。但是我们思来想去没有去参加,我们不能在大喜的日子让孩子想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另一位受资助的女孩小王毕业后留在南通工作。结婚时夫妇俩托人送去了祝福和礼物。“我们是真心祝福每一位孩子通过努力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感谢和赞誉,夫妇俩同样表现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豁达。说起那些曾经帮助过的孩子,蔡红说“真的不希望他们一直记挂在心里,我扶你走一程,是希望你过得更好。将来你有能力了,再去帮助其他人,让善心善行不断传递。”

山间的爱心桥静卧溪上,不张扬却坚实;一次次善举如同钢丝绳,经历岁月愈发坚韧。薛建军蔡红夫妇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积累多少财富,而在于播撒多少爱的种子。当春风拂过,这些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让这个世界因善意的传递而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