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钟秀街道:诗词剪纸传古意 巧果家风话文明

崇川区钟秀街道:诗词剪纸传古意 巧果家风话文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30 14: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七夕佳节来临之际,南通市钟秀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策划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通过诗词品读、民俗体验、家风传承等形式,邀请居民共度浪漫又有意义的传统佳节。

品读诗词 共赏佳节古韵

近日,“‘阅’赏四季,畅享‘书’适生活”系列活动第三期走进何妈妈绘本馆。崇川区全民阅读推广人季政冰带领孩子们走进《红楼梦》的经典世界,从民俗场景到情感表达,将书中与七夕相关的细腻描写娓娓道来。孩子们听得入神,时而举手提问“七夕为什么要穿针乞巧”,时而分享自己对书中情节的理解,在经典共读中感受到文学的隽永魅力。

联合村社区在天虹花园网格党群服务站开展“诗韵七夕 巧聚鹊桥”活动,一座别致的诗词“鹊桥”格外引人注目。大家纷纷驻足,补全“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等经典诗句,感受古典诗词的浪漫意境。

体验民俗 传承文化内涵

校西村社区“茉莉花开·艺通江海”文艺直通车系列活动走进吴中豪景华庭小区,开展“浪漫七夕传文明 非遗剪纸承雅韵”活动。南通非遗剪纸艺术传承人李海烽从折叠技法、剪纸手法等方面耐心讲解,在李老师指导下,居民们巧手翻飞,寓意美好的“牛郎织女”“囍字”“蝶恋花”等精美图案跃然纸上,大家在亲手创作中体验“指尖上的七夕”。

七夕不仅有乞巧、祈福等经典习俗,运河社区立足七夕健康习俗,在江海通一旺物流园组织开展“药香传情 共话安康”活动,“古人在七夕有晒药的习俗,这背后藏着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智慧。”在专业老师讲解下,职工们精心制作中草药葫芦,在药香萦绕中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共话家风 增进邻里情谊

中心村社区组织开展“巧果飘香传古韵 家风淳朴润新风”活动。社区关工委副主任沈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带领亲子家庭重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七夕节“乞巧”“祈福”的传统习俗,并结合新时代家庭观,倡导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美德。

最热闹的环节当属亲子巧果制作,家长和孩子默契配合,揉面、塑形、烘焙,在欢声笑语中传承传统美食技艺。新鲜出炉的巧果香气四溢,承载着家庭的爱与温暖。

七夕品经典,佳节倡文明。接下来,钟秀街道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在潜移默化中滋养人心、凝聚力量。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