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江苏省“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发布。本场发布会以“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为主题,公布了江苏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单”,并介绍了今后的发力方向与政策措施。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在发布现场从四个维度介绍了近期江苏在科创领域的发展成果。从位势看,去年江苏省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上海—苏州、南京分别位列全球百强创新集群第五和第九位。从投入看,江苏研发投入持续3年提升、对全国的贡献超过1/8;研发投入强度达3.33%左右,提前完成省“十四五”规划目标,已经处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从产出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去年首次突破50%、达50.7%、今年上半年持续攀升、达51.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连续9年保持全国省区首位。从成果来看,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项、取得历史性突破,上市创新药约占全国1/4,生物医药迈入全球并跑阶段,动力电池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科技创新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提供技术支持。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表示,近年来,江苏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持续推动强链补链延链,“1650”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总数近1/5,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
人才是创新之本,江苏省人社厅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坚持服务创新、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持续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封春晴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按照“只要接得住就放权、坚持授管结合”的思路,更大力度“放权”“松绑”,将高级职称评审权逐步向全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科创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用人主体下放,进一步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4年,江苏无锡市先后出台《无锡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力求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在发布现场说,无锡正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成高质量发展之效。2024年,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升至3.4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升至41.6%、53.1%,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断增强。
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市正锚定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发展定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硬支撑。据盐城市副市长董彩凤介绍,盐城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城市科技创业能力跃居全国第35位、进位8位,上升幅度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当前,盐城正将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下好产业创新“先手棋”,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低碳创新中心、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从苏南的创新高地引领,到苏北的绿色低碳突围。江苏各地、各部门正以差异化的科创路径,描绘经济大省向创新强省跨越的路径图。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