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2025年“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从东方到西方:运河工商文化的探索之旅”,在江南大学商学院落幕。来自荷兰蒂尔堡大学、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迪肯大学以及江南大学商学院的中外学生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学员们深度参与了专业课程学习、文化体验、企业参访和城市考察。他们以京杭大运河两千五百年漕运史为脉络,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了运河经济在中国古代商贸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活动亮点纷呈。
一、专业课程聚焦古今: 六场专业课从“运河金融史”沙盘推演到“绿色储能码头”实地对话,从“惠山古镇老字号”商业密码解析到“拙政园水陆并行”空间体验,巧妙串联起“米市飞钱”的历史智慧与“光伏屋顶”的现代创新,勾勒出一条跨越四百年的经济脉络。
二、文化体验鲜活生动: 三场文化课以茶盏品鉴、八段锦习练、国画研习为媒,让运河沿岸的非遗文化在学员指尖焕发生机。他们亲身体验了宜兴紫砂壶的精湛工艺、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和惠山泥人的独特韵味,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美学。
三、名城考察知行合一: 学员们走访了无锡、扬州、苏州三座运河名城。在无锡,从博物院追溯工商源头,感受古运河的市井烟火;在扬州,探秘个园的盐商文化,沉浸于大运河博物馆的宏大叙事;在苏州,领略古典园林的雅致与金鸡湖区的现代活力。行程加深了他们对江南工商文化的理解,促进了中外青年的思想碰撞与友谊缔结。
结营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了本次国际暑期学校活动中的深刻感悟。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Kelvin Liang表示:“希望借助AI和机器人技术,将融合水路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城市魅力传播到世界。”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Annefleur Kuiken认为:“大运河不仅是世界遗产的象征,更是铭刻在人类记忆中的文化根脉,代代相传。”澳大利亚迪肯大学Fleur Rennie Jackson更以白居易《忆江南》作结,深情表达了对如诗如画江南风光的热爱。
“锦绣江苏”国际暑期学校是江苏省高校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品牌。江南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江苏教育对外开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