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这座“知识殿堂”被挤爆……

这个暑假,这座“知识殿堂”被挤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20: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苏超联赛的捷报传遍大街小巷,当“南通必胜”的呐喊响彻体育场馆,从线上刷屏的“战狼精神”到线下沸腾的城市激情,南通球员用五战五胜的骄人战绩向世人亮出了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江海儿女,敢闯敢拼!

从强劲的足球实力说开去,不少网友开始了解到,这座底蕴悠长的江海名城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惊喜——男人拼出了建筑之乡的筋骨,女人织出了纺织之乡的锦绣,孩子学了教育之乡的智慧,健儿踢出了体育之乡的热血,老人活出了长寿之乡的格局。

比赛终有终场哨响之时,但南通人武能球场定乾坤、文能提笔出华章的敢为人先形象却已深入人心。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高考中,南通学子也是佳绩连出,捷报频传,傲人的成绩背后,是这座城市多年造就的全民学习阅读氛围。在这座“书香之城”的肌理中,流淌着一股澎湃的力量——南通市图书馆正以“智慧大脑”的姿态,悄然塑造着城市“能文能武”的独特气质。这座由先贤张謇创办的图书馆,有着113年历史底蕴,如今,通图早已不是记忆中只供读者看书自习的静室,而是一场智慧革命与知识输出的“主战场”,正重新定义“知识殿堂”的模样!

“智慧服务”:从加大广度力度转向发掘温度深度

通图的服务温度与学术深度向来并存,早在2022年,通图就放出大招,彻底解决读者“多跑路”的烦恼,上线“书阁南通”网借平台,让借还书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手机下单,第二天书就送到家,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居然都是新书或者热门书籍。每月2次“免邮日”更是超暖心,让弱势群体也能轻松享受阅读,通图的“零门槛”与“温情”体现得淋漓尽致!2023年,上新的“点阅邻里”服务让人叫绝,与实体书店服务打通,让最新出版的图书速递到家,“线上选、先阅读、后结算”开启了阅读定制服务先河,文化福利直接送到市民家门口!

为让广大读者“找书不用再大海捞针!”升级后的“数据统一检索平台”(网站登录)超给力,输入关键词,图书、期刊、论文等全类型文献秒速呈现,存储量近400TB。同步上线的全省首家公共图书馆“纸电同步”系统,检索纸质书时自动推送电子资源,彻底解决读者“书不够借”的烦恼。今年,新上线的Ai馆员“通通”,实现24小时在线答疑、查书、荐书,堪称读者的“全天候知识顾问”!

“智慧设计”:从舒适生活迈向“书式”生活

通图依托微信小程序自研的“图书管家”生态系统,为每一名读者打造了专属的阅读助手,“图书管家”小程序上线三年来注册用户突破10万人,每年通过迭代功能模块,全程记录读者的借阅、检索、活动等全维度数据,目标就是建立图书馆界的“猜你喜欢”大模型,这也是通图“十五五”规划目标:努力实现从“人找书”到“书懂人”!线下,通图还携手凤凰书城(崇文路6号)和南通书城(人民中路39号),共同推出“你阅我买”自助选购借阅服务,走进书店就能实现新书“0元购”,彰显通图对待读者的“宠爱”!

针对孩子,“未成年人伴读计划”早已播下未来的种子,通图安排得明明白白!联合多家机构推出分级阅读,为未成年人定制阅读成长档案。同时,“馆校书盟”馆校家联动,把“阅读巴士”开进学校,3000册图书半日调配,解决孩子的“心”期盼;“小小讲书人”展演,让孩子化身讲演小达人;还有“入学礼赠读者证”,仪式感拉满。2025年新启用的少儿图书馆更是惊艳,可视化智能立体书库搭配海洋主题空间和自动化借阅系统,简直就是童话般的知识乐园!科技与阅读融合,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通图每年的数百场活动超具特色!“边走边读”濠河行舟,在美景中品味南通人文;“静海讲堂”学者沙龙解码城市基因;“通读夜校”通过订单式服务提升技能……各种活动紧扣读者需求,让图书馆成为市民心中的“精神地标”。

“智慧管理”:从市民书房蝶变为城市大脑

通图的“野心”可不止于文献借阅!“通才通企”平台(网站登录)接入超十亿条科技创新数据,绘制南通产业知识图谱,助力政府企业合作,让图书馆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十四五”期间运营的17家直属分馆(城市书房),凸显社会化合作模式下的共创生态。2025年,大生书苑24小时城市书房、南通市图书馆儿童医院分馆陆续开馆,读者期待的“南通市图书馆大生分馆”即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十四五”期间市区“15分钟阅读圈”框架建设已完成,“数智数据”模式下的阅读生态将覆盖全城!

通图的每一个项目之所以都具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得益于“以用户为中心”的顶层设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项目离不开幕后殷勤付出的图书馆员!在智慧图书馆迭代的今天,通图的馆员也迎来了一个华丽变身,从图书管理员转型为文旅推荐官、直播达人、数据专家、知识主理人……,年服务线下读者超百万人次,线上服务人次更是数倍!通图直播间里的“12小时跨屏共读”成为书香南通建设典范,“一部手机就是一座图书馆”更是南通人的自豪!

未来已来,南通已通,市图书馆通过实践调研,让存储的数据“活”起来,在企业里建“知识驿站”,像天勤财务公司试点的那样,配置专题书刊和数据库,把企业从对手变成队友,简直就是“灵感交易所”! 随着《“字”从遇见你》项目的启动,承载南通记忆的“南通人著作展”将在年底与市民见面!2024年数字加工完毕的4万筒子叶古籍,将在“静海楼藏古籍数据平台”上提升每一个南通人对家乡的认知。“跟着文字去旅行”探寻字里行间的南通地标,让古籍文献“活”起来、“走”出去!读者超赞的“通读夜校”将语言艺术、科技生活与阅读推广整合设计,开启知识增值服务的新尝试……

江海儿女勤勉好学的奋进精神,淌在清晨图书馆门前如织的长队里,刻在傍晚自习室桌案上跳动的笔尖下,藏在智能书库机器人无数次的自动分拣里。如果天堂有模样,那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当Ai馆员为你推荐冷门好书,当古籍文字在屏幕上“游走”,当企业在“知识驿站”碰撞出思想火花……这一切都在告诉你:智慧不是噱头,而是为每个人定制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体验。

广大球迷在领略赛场绿荫的激情魅力之余,不妨走进南通市图书馆,坚守“从学习排队做起”的初心,感受AI馆员“通通”的秒级应答,带孩子探秘少儿馆的智能立体书库,深度体验40个数据库组成的知识矩阵,在“边走边读”中与城市深度对话……

从绿茵场到阅览室,从球迷的呐喊到学子的笔触,南通正在向世人证明:真正的冠军,永远属于那些既敢在赛场拼搏,又能在书海遨游的人。而南通市图书馆,正是这场文明接力赛中不可或缺的“智慧火炬手”!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