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第十五届江海英才创业周在南通国际会议中心开幕。11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与500多名业界精英、青年人才、名优企业代表等相聚紫琅湖畔,共赴创新创业嘉年华。
现场,清华大学教授陆建华,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马余强,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过利平,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孝峰,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志远,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共同为创业周启幕。
“十五年才聚通城、江海潮涌。”吴新明说,连续举办十五届的江海英才创业周,见证了一座城市从“南不通”到“南通好通”“左右逢源”,从“人难聚”到“人才高地”“创新磁场”的华丽转身。十五年来,南通走过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奋进之路、与企业同兴共强的跃升之路、与人才同行共荣的深耕之路。今天的南通,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既有跨江出海、链接全球的海港优势,又有溯江而上、服务内陆的通道优势,更有毗邻上海、融入世界的窗口优势,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近两年年均增长20%,连续多年实现人口净流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人才”入选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南通的“通”,通的是要素涌流的“大动脉”,通的是创新创业的“高速路”;选择南通,就是选择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时代机遇共振。
“南通过去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因才而兴’的印记;南通未来的每一天,都期待着‘与才共荣’的新篇。”吴新明表示,南通将把“人才是第一资源”融入发展血脉,始终以更开放的格局构建创新生态,始终以更前瞻的视野推动产业升级,始终以更周到的服务厚植发展沃土,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唱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最强音。
“才涌江海潮正劲,人才选择南通,南通定不负人才。”吴新明诚挚邀请天下英才把创新事业布局到南通,把创新项目扎根到南通,把创新成果转化到南通,共同播撒希望的种子,精心浇灌合作的果实,一起收获美好的明天。
张彤在推介时说,南通是一座深受大自然眷顾的城市,江河湖海孕育了南通,也成就了南通。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势已至南通来。当前南通正全面深化跨江融合,以交通一体化推动与上海、苏南生活同城化,深度融入梯度分工、链式配套的长三角产业新格局,“投资南通就是投资上海,布局南通就是布局长三角”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千年濠河毓群英,福地南通候君临。南通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被誉为“教育之乡”“体育之乡”,致力于打造全龄友好城市,诚邀大家跟着“苏超”观球赛、游南通,感受“了不起的南通造”,尽享南通好食品、好床品、好衣品、好用品、好玩品。紫琅湖畔千帆竞,创新创业携手行。近年来,南通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产业体系的全景图、科技创新的矩阵图、人才集聚的路线图、资本涌动的热力图、政策加持的效果图、营商环境的生态图,能够让各方英才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与温度。向海图强再出发,奋进更高质量的下一个万亿。南通聚力产业兴海、科技强海、开放活海,加快建设“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新型能源绿岛”,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张彤表示,“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欢迎各位嘉宾共享时代机遇,诚邀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
李孝峰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南通始终坚持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在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上迈出坚实步伐。希望南通以此次江海英才创业周为契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上取得新突破,引进培育更多能为我所用的急需紧缺人才;在优化区域人才发展布局上体现新担当,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厚植人才发展生态上展现新作为,切实把南通建设成为人才向往之地、宜居之城。
开幕式上,来自德国慕尼黑的托尔斯滕博士、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分享在通创新创业故事。《南通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AI人才“通8条”)、《南通市支持归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归国人才“通9条”)发布,第四届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落户项目签约,2025年江海英才市级引进专项资助项目集中展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联合举办中国研究生智能建造创新大赛协议》。
开幕式后,吴新明、张彤等南通市领导现场察看了2025年“千企万岗”青年人才招聘会情况,线下112家重点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两千余个;线上招聘会将一直持续至8月8日,共计两万多个岗位。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