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浦街道:三驾马车引领创新突围

南京江浦街道:三驾马车引领创新突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6 19: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五月的南京,沉浸在创新发展的热潮之中。在长江北岸,文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首店经济成为增长新引擎,创新驱动锻造强劲增长极。

南京江浦街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此为基础注入文旅元素,打造出极具特色的“美丽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不老村以“非遗+艺术”双核驱动的文旅活动,在202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4.5万游客量、70万元营业收入。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与不老村联合打造的“春山可望”主题艺术节,在“五一”期间以突破性策展思维,将山水人物画作放进山野画廊当中,配合民谣歌会、非遗市集等活动,构建起“可触摸的艺术生态”。这种“艺术驻村”模式不仅激活了乡村空间价值,更通过自然、艺术与乡村共生的沉浸式体验,赋予美丽乡村更多的人文内涵与更深远的品牌价值。

江浦街道借助文旅品牌效应持续拓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华光社区响堂组依托300亩栀子花基地,开发精油、香薰等高附加值产品,亩均收益突破8000元,仅此一项带来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就达5万元。随着兴隆组特色田园的创意改造,江浦街道“不老村-响堂-兴隆”项目串点成线,2024年全街旅游总消费突破56亿元。

消费的增长离不开配套商业的建设。今年4月,一栗江北虹悦城店开业,作为江北首店,这个品牌抓住年轻人爱吃但也注重健康的需求,推出“少添加、更轻盈的零食”,开业第一个月就实现了200多万元的营收。类似的案例有很多,江北虹悦城通过三年持续焕新,累计引进豆库、Blueglass、肉桂厨房、梅果等逾百家区域首店,精准锁定18~40岁年轻客群,打造“零售+体验+社交”复合业态。

去年开业的龙湖雨山天街则抓住“宠物经济”潮流,开辟“森系+宠物友好”的差异化赛道。在龙湖雨山天街,绿色为主的色调将自然、商业与美学有机融合,宠物座椅、玩具、饮水等配套设置以及江北首个宠物户外乐园,吸引了无数“毛孩子”和家长。

为提升辖区夜间消费活力,4月以来,街道全力帮助江北虹悦城打造“虹悦里”夜间经济特色场景,通过启动龙华路外广场餐酒吧与商业内街的烟火气形成互动,打造江北虹悦城7×24小时的全时都市生活聚场。目前,商业体也在结合里弄文化特色定位展开招商与店铺装潢,预计6月份,这个主题街区就能与江浦居民见面。

江浦街道作为浦口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承载了浦口区过半常住人口,如何利用有限空间丰富产业业态、寻求高质量发展,江浦街道做出了自己的尝试。

本月,国际五星级酒店紫强通温德姆项目全面开工,项目位于老山地块,紧邻商业体白马生活广场,周边白马澜山、银城悦见山等中高端小区众多。未来,酒店将与周边的景区、商场、居民群形成商旅联动效应,赋能街道商业品质再上新台阶。

在辖区内的老牌央企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大盾构技改项目正在推进。目前街道已经与企业达成合作并签约,项目拟投资十亿元对现有盾构机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瞄准全国江河湖海水下盾构、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江浦街道致力于联合养老品牌,构建涵盖医疗、护理、康复及养老服务的全方位医养综合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吸引网络电商直播带货企业入驻社区商业设施。通过实施“以商引商”战略,去年引进的大宗贸易企业已成功带动多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在此落户。在精心规划与精准服务的推动下,街道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高效利用,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