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 “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启幕

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 “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3 17: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1日,“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当代著名书画家萧晖荣教授中国画作品《松梅颂》应邀参展。此次旨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繁荣中国画艺术事业,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打造美术品牌展览项目。

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为学术指导单位,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学会提供学术支持。

松与梅,象征着坚韧的品格,与竹并称“岁寒三友”。梅盛开于冰天雪地,色彩淡雅,清香怡人;松屹立于峭壁,经冬不凋,万古长青。千百年来它们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贞不屈的品格,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松梅颂》是萧教授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萧教授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书画功力炉火纯青,他以精湛的笔墨描绘红梅青松交相辉映的盛景,表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萧晖荣教授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中展现出独特的风采,蜚声国际,被誉为“现代中国画巨匠”,是首位获国际小行星命名的中国画家。

2022年,萧晖荣借“红梅系列”作品传颂红色革命精神,为建军节谱写一首首热烈的赞歌。萧晖荣作品中的红梅,饱含激情,很多甚至是用独特的指画绘就,热闹浓烈,繁盛中跳跃着希望的火苗,点点红梅如同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红梅的“红”,如同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红”,是万家传唱的《红梅颂》,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据悉,“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展期至5月20日。(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