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午,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淮海南街和金山路工地项目部,30余张简易桌椅陆续摆开。工地务工人员领完预订的午餐后,便进入室内或室外就餐区落座就餐。从之前在路边“蹲着吃”,到专属区域配齐餐桌错时轮流“坐着吃”,看似一件小事,却让工地务工人员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关怀。
据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员介绍,此举是他们和部分工地管理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目的是实现辖区淮海南街、珠江路、火炬路等在建工地务工人员就餐环境的“微”改观。
据了解,在这之前,工地务工人员的午餐大多是在路边无证摊位上购买,然后随意蹲坐在绿化带或马路台阶上快速解决,用餐安全和就餐环境堪忧。用餐过后,市政地面和绿化带更是垃圾遍地,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为妥善解决工地员工就餐环境问题,实现城市治理与企业关爱双提升,狮山横塘街道执法部门在项目报备施工阶段,就呼吁企业腾出一块空间,提供一些服务,建设一些设施,用来改善员工就餐环境。此外,还成功引入配餐供给机制。配餐供应商需向工地管理方提交营业执照、人员健康证明、食品进货清单等相关材料。食品加工除了要考虑价格的合理性,更要丰富品种,满足南北不同地域务工人员饮食喜好。
“以前就是蹲在路边简单吃个午饭,垃圾则是随手丢在一边等待环卫工人清理。现在工地有了专属就餐区,让我们可以定心坐下来就餐,垃圾也有专人清理,真的挺好的。”狮山横塘街道某项目部的孙师傅有感说道。而在室外就餐区,工地管理方精心搭建了防雨水拱形帐篷,即使下雨也可以让大家安心吃饭。
目前,该倡议已到辖区企业积极响应,陆续推出的试点也得到了工友的肯定。后续,狮山横塘街道执法部门将继续跟进食品安全、服务保障、垃圾分类等服务,从根源上改善企业周边市容秩序。并大力拓展现有工地治理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狮山横塘治理经验和样板。(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