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川姜: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培养阳光心灵

南通川姜: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培养阳光心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3 16: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引导未成年人形成健康、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寒假之际,南通市川姜镇义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以“关注心理健康 培养阳光心灵”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赋能。

以沙愈心,赋能成长

义成村为打造青少年活动阵地,积极建设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发挥“义小艾”咨询室阵地作用,通过做沙盘游戏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搭建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倾听心声,疏导问题。

心理咨询室的沙盘区,犹如一方微缩的心灵宇宙,孩子们通过摆放沙盘中的模型自然地表露内心世界,就像是一种无声地沟通交流,这样的形式对于语言系统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尤为合适。在这种新型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在小小的沙盘中,不断地自由地创造、破坏、重构,创造小型的微妙世界,每一个模型的摆放,都是一次心灵的倾诉。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有利于解读他们的内心,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表达情绪,治愈内心

据家长介绍,有一位参加本次活动的小朋友十分排斥上幼儿园,也不与小伙伴交流玩耍,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与该小朋友共同阅读了《情绪瓶子》,这是一部可以帮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分享情绪的心理辅导绘本,可以引导孩子建立健全的心理,诚实面对自己的心情。

老师与小朋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瓶子充当情绪的载体,学习到喜悦、快乐、忧伤、生气、恐惧、忌妒等多种情绪,都可以装进瓶子中,可以拧紧盖子,可以打开瓶盖流淌出来,小朋友易于理解,很容易轻松地参与进来。随书附赠的5张情绪瓶子卡片,老师陪着小朋友一起在卡片上写上情绪,为卡片填色,并且帮助疏解情绪,教会小朋友以后要时不时打开瓶盖把自己瓶子的东西倒出来看看,让爸爸妈妈与小伙伴一起来看看。

魔法瓶子,彩色心情

义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活动室组织孩子们开展了“魔法瓶子 彩色心情”手工活动,一起探索情绪密码,学做情绪的小主人。志愿者们提供水宝宝、小闪片、瓶子、水材料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属于自己的“魔法瓶子”,孩子们兴致勃勃,用不同的色彩展现心情,用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魔法诠释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孩子们用心制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魔法瓶子,从这些情绪小瓶子中,可以看到他们简单而直接的快乐,也包含着生活中的快乐与希望,点滴的生活碎片中蕴藏着无限的美好。此次活动通过瓶子和色彩表达的方式,孩子们不仅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负面情绪共处。豆豆小朋友激动地欢呼:“叔叔阿姨,你们以后能不能多做做这种游戏呀,下次我还要来玩,在家好无聊,都没有小朋友陪我玩,你看我做的瓶子多漂亮!”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润泽心灵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正确的调整心理状态,了解、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对自己的认知。下一步,义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义小艾”心理咨询室阵地作用,补足家庭心里短板,构架起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探索更多创新的心理活动方式,努力为辖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更加温馨、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