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景区举办文化雅集 共探音乐剧《宝玉》创作心路

明孝陵景区举办文化雅集 共探音乐剧《宝玉》创作心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3 19: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月12日,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音乐剧《宝玉》制作人王海笑、导演高瑞嘉,明孝陵博物馆馆长王广勇等嘉宾共聚明孝陵景区红楼艺文苑,参加“石头城畔忆红楼 金陵文化与《宝玉》文化雅集”。学者嘉宾座谈红楼故事,并揭秘音乐剧《宝玉》的创排历程。

南京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故乡,也是其重要的灵感来源地。音乐剧《宝玉》以《红楼梦》中的“宝玉”视角,重新解构和诠释这个故事。现场,制作人王海笑担任活动主持人,介绍音乐剧《宝玉》的创作背景。他表示,音乐剧《宝玉》不仅是一次与音乐剧观众的对话,也是一次与《红楼梦》读者的对话。

苗怀明教授、导演高瑞嘉和主持人王海笑以访谈形式分享音乐剧《宝玉》台前幕后的故事,畅聊《红楼梦》与金陵的关系,探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宝玉”的当代共鸣。

“无论是《红楼梦》,还是音乐剧的改编创作,其实核心的话题就是语言。”苗教授认为,音乐剧《宝玉》既要保留《红楼梦》兼具日常化与文学性的语言特色,又要结合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是个很大的挑战。

苗教授还从当下不同职业从业者的心声出发,认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宝玉’”,他补充道:“‘红迷’是个很庞大的群体,音乐剧改编选了哪些桥段、演员形象气质是否贴合等等,都存在无限的阐释空间,虽然是个挑战,但也会吸引到更多的书迷接触音乐剧,这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红楼梦》与金陵文化密不可分,我也期待能在南京看到这部音乐剧,通过新的视角看《红楼梦》,获得新的启发。”

导演高瑞嘉则从音乐剧《宝玉》的创作灵感、歌词创作、编曲风格、音乐架构、演员选角、“有缘人”设定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高导表示:“从创作开始,我们就一直在‘颠覆’,以期让音乐剧这样的艺术形式与小说形成一个交融。我们通过‘有缘人’去串联整体的叙事,在词曲编排上打造一个‘爬楼梯’式的递进,在全国选角以期更贴合人物……通过这么多的准备,让这部音乐剧在保留《红楼梦》内核的同时,也能有所创新。希望在演出时,能与观众一起开启一场红楼梦境。”

制作人王海笑表示:“红楼梦的故事无论我们读者如何理解,它都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是刻在我们DNA里的文化符号。不同世代对这个故事和其中角色的理解不同,角度也不同,但又是相互连接和贯穿的。我们觉得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不停地挖掘,我们一定可以用音乐剧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新的魅力。”

活动最后,粉丝观众与嘉宾们互动交流。王海笑透露道,“目前我们仍在进行剧本及词曲的打磨,并且也会在排练过程中不断地精进,尽力去阐述东方美学,期待4月份与观众的见面。”(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