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擦亮公共安全“底色” 提升幸福海门“成色”

南通海门:擦亮公共安全“底色” 提升幸福海门“成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2-27 17: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时代出卷,公安答卷,人民阅卷。今年以来,海门公安全力投入全区安全守卫战,不断创新制度举措、融聚基层力量,紧盯安全隐患、严格监管督查,切实将“守护百姓安全”落到实处。

精准宣防,守护百姓道路安全

今年以来,海门公安结合农村道路出行特点,探索出一套交通安全精准宣防的管理方法并初显成效,实现了农村道路遵章守纪率、隐患整治率、入户宣传率明显上升,农村交通事故警情、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亡人事故明显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

 

多措并举开展农村基层基础和重点群体宣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出行、文明出行。通过优化制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工作体系;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耳濡目染的活动,先后开展“美丽乡村行”150余场次、交通安全大喇叭播报360余次,开展“送戏下乡”宣传180余场次,精准宣防覆盖率达到96%。

 

不断细化工作措施,积极调动区镇和村居的基层基础力量共同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对重点群体实行闭环管理。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定期梳理、筛选汇总,按月公开发布通报;研发交通事故溯源系统,采集事故警情、下发数据,形成溯源分析报告,典型经验做法被《人民公安报》等媒体宣传推广。同时,将交通违法和事故发生情况下发到单位和村居进行通报提醒,并协同网格员、村居干部、驻村辅警等基层基础力量推行“点对点”上门宣教。

 

以“科技赋能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增设道路发光砖智能感知系统等科技设备,通过科技研判对事故多发群体和危险点位实现“事前有提示、事后有警示”的目标,有效降低了危险点位事故发生率。

摸排隐患,捍卫社会公共安全

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海门公安围绕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高频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村(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今年以来,共检查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590家,发现隐患605处,重点隐患处理比率100%。

 

在加强寄递业监管方面,充分发挥驻邮管局办公室职能,加强寄递业隐患排查整改。今年以来,共检查寄递企业、网点、代理点3381家次,发现内保、反恐、消防隐患漏洞问题273处,当场整改256处,责令限期整改17处;并会同邮管部门,加强对328家寄递物流企业、网点的日常监管工作,全面落实三项基本制度。

 

结合安全生产整治行动,紧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农村自建房等重点区域部位,积极推进群租房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落实。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问题4924处。

 

强化涉危物品线索排摸、危险物品单位检查、管制物品收缴工作。2024年,海门公安组织全局各派出所,检查“一企一档”和“一证一档”等基础台账。今年以来,全局累计检查易制毒化学品企业800家次,发现隐患问题44条,均已整改完毕。

重拳出击,保障百姓舌尖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事关百姓福祉,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直接挂钩。今年以来,海门公安积极开展食药环领域安全治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牵头开展打击肉制品及私屠滥宰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挖肉类产品违法犯罪线索,排查风险隐患,与市监部门共排查各类涉肉制品场所600余家,侦破案件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

 

建立完善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的食药环知森权领域打防体系。今年以来,共侦办食药环知森领域刑事案件3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名,打掉团伙3个,捣毁各类制假窝点、黑加工作坊15处,涉案价值5000余万元。

今年4月,海门公安依托数据作战赋能,深度分析研判,组织警力分赴2省3市一举捣毁一个生产销售假酒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涉案价值500余万元。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