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分析方法 助力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

以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分析方法 助力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8 16: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前,产品国际竞争已从‘成本+质量’变为‘成本+质量+低碳’,碳足迹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2024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上作题为《基于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的视频报告。

舒印彪院士就分时分区电碳因子与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等话题进行交流。他认为,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发展迅猛,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新型能源技术装备产品碳足迹以电力间接排放为主。随着再电气化的深入推进,传统高耗能行业将提升电气化率作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碳流的精准溯源。

同时,舒印彪表示,中国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打造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他建议从四方面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火电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二是建立产品碳足迹本土化数据库;三是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四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

舒印彪说:“标准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制度。让我们凝聚共识,加强交流合作,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标准认证体系,提升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