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入选。
浒墅关镇是一座千年名镇,曾是明清时期运河七大钞关之一。在浒墅关一带,早年间有“家家种草,户户织席”的盛景,历史上浒墅关以草席制作闻名全国,曾经浒关席最高年产量高达300万条。
以席筋为经,以席草为纬,经纬交错进行编制。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苑洪琪曾四次到浒墅关调研,得出故宫乾隆花园皇宫御用“富川席”出自浒墅关草席的结论。
随着时代的变迁,关席这一传统手工艺产业渐渐衰落,早已不见当年关席买卖的盛况。为了延续一“席”幽梦,浒墅关草席积极探索转型之路,“转”出一片新天地。
2022年春天,传承人施永赳借助苏州市非遗办的“设计扶持非遗”项目,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范炜焱老师合作开展“浒墅关草席”扩展运用项目,从席草材料、功能、功效等维度展开研究。目前,施永赳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软包家具、包袋、鞋履等多个品类,兼具潮流审美与实用价值。关席从单一的传统床上用品惊艳转型,变身为别具特色的时尚单品,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
一草荣千年。浒墅关人用一根根蔺草、一缕缕麻线,再一寸一寸编制出的草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如今,织席机的压筘声仍在回响,传承了千年的蔺草依然飘香,精美的现代蔺草制品正沿着非遗传承之路,走得更远。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