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川姜镇磨框镇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网格”工作模式,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建设,完善网格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凝聚多方力量共同为群众提供“社区治理精细化”、“网格服务零距离”的新格局。
支部在网格,强化引领激活力
“感谢你们辛苦调解,让我们的矛盾得到化解。”村民姜汉达乐呵呵地跑到村委道谢。原来27组姜汉达与姜秀法就车辆撞坏栏杆的赔偿问题发生纠纷,民警多次上门调解未果,磨框村委仔细了解情况后,网格长联合辖区夕阳红志愿者,同时也是老书记、老党员的邢能一起上门为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在当天顺利化解两家恩怨,握手言和。磨框镇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村划分为8个红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把党组融入网格,把党建延伸网格,把党员植入网格,组建夕阳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将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消防隐患排查、服务辖区群众等各项工作融入网格,实现“千处呼求网中应,万线一针格中化”的治理格局,让最小的网格在“群呼我应”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服务在网格,增强群众向心力
“太感谢政府、感谢村委了,现在我们农村也能享受到了大城市的待遇,把液化气换成了天然气,不仅节能省钱还安全方便,村里组织上门服务也不用我们跑,真是太好了!”村民张大爷激动地说道。为提升燃气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磨框镇村联合通州燃气公司,开展“瓶改气”专项工作,天然气提效节能、安全环保,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市民生活待遇。民众无小事,服务零距离,磨框镇村党员、网格员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见,收集群众建议。在网格中发现需求,在网格中收集信息,在网格中排查隐患,在网格中开展服务,在网格中化解矛盾。一网划分近群众,一格架起连心桥,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做到细处,让磨框鲜红的党旗插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激起乡村活力大发展。
治理在网格,深化共建聚合力
如今信息网络发达,全国各地的电信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呈现高发态势。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磨框镇村网格员、志愿者联合川姜派出所开展夜间入户反诈宣传,宣传中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地毯式、无死角的进行逐栋排查、逐户上门,通过发放反诈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疑问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向小区居民讲解了“冒充购物平台客服”“投资理财”“网络兼职刷单”“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网络借贷”等一系列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段、作案方式、识别防范技巧以及遇到诈骗后的应急处理方法。同时网格员还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手把手、一对一帮助居民安装注册并开启预警功能,筑牢财产安全防线,帮助守护居民的“钱袋子”,同时增强了居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
磨框镇村通过“党建+网格”管理,第一时间掌握辖区情况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凝聚“微力量”,做实乡村治理“大文章”,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下一步磨框镇村持续把农村网格打造成基层治理“前哨”,围绕合力共建,依托党建资源、组织力量下沉到网格,动员党员、乡贤、退休干部、教师等代表人员积极参与治理工作,推动党群互联互动,聚心合力帮助社区解决痛点、难点和堵点,为辖区治理注入新动力,让社区治理更高效。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