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苏州浒墅关非遗“出圈”又出彩

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苏州浒墅关非遗“出圈”又出彩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08 14: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又见江南 技艺苏州”苏州文化艺术·非遗展演展示月活动中,来自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的非遗项目——手工工艺旗袍惊艳亮相,向北京市民展现了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

“和观众交流时,我能强烈地感受到,旗袍作为手工艺品,能打动人的不仅仅是针线的美,更是优秀的文化内涵魅力。”参展艺术家金毅说道。实际上,浒墅关非遗项目手工工艺旗袍早已名声在外。就在本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协会组织邀请了包括金毅在内的全国各地非遗旗袍和民族服饰织染绣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探讨传统工艺与旗袍设计的融合与创新。

旗袍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东方服饰文化的代表。古典旗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现代旗袍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突出表现了东方女性的美,并体现了东方女性内敛、含蓄、自信和朴素的气质。

金毅是一位资深旗袍爱好者,收藏600余件国民老旗袍。多年来他从老旗袍中解析工艺,研究形制,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时装设计思想和制作手段。如今,金毅在蚕里街区设立传统旗袍传习工作室,希望通过全面介绍传统旗袍的制作技艺和传统旗袍文化的相关资讯,让更多人了解旗袍并把旗袍文化传承下去。

手工工艺旗袍是浒墅关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在这片土地拥有极为丰厚的非遗“图谱”。今年,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入选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手工工艺旗袍”“篆刻”“苏州民间乐器制作技艺(二胡制作技艺)”入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微缩古建模型制作技艺”入选高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浒墅关文脉源远流长,汇聚了无数先贤的智慧和才华,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近年来,浒墅关立足自身优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非遗文化活动,让非遗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民间。逐渐形成了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社区居民身份认同感持续增强,城市历史文脉得到有序传承。

接下来,浒墅关将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江南文化,让古老非遗重焕时代光彩。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