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南通: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06 14: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5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就近年来该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与会媒体进行了发布。

据南通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海军介绍,近年来,南通全市PM2.5平均浓度及改善幅度、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等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方面成效明显,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会上,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朝晖简要发布了2022年度该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相关数据,其中: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2022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5天,优良比率80.8%、居全省前列。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值为26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一,较2021年下降13.3%;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浓度分别为23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0.8毫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11.5%、6.7%和20.0%;二氧化硫(SO2)、臭氧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179微克/立方米,升幅分别为16.7%和14.7%。全市酸雨发生率为0.4%,较2021年下降1.3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16个国考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占比100%、同比增加12.5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二;55个省考以上断面中,18个断面水质符合Ⅱ类标准、37个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优Ⅲ类比例100%,全省第一;无Ⅴ类和劣Ⅴ类断面。长江干流南通段姚港、团结闸、小李港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狼山水厂水源地、如皋鹏鹞水务水源地、洪港水厂水源地、海门长江水厂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87.2%,高于省定目标值25.2个百分点。

声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该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昼间和夜间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3分贝。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30个国家网一般风险监控点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均低于相应风险管制值。

辐射环境质量方面:2022年,全市辐射环境质量属天然本底水平,长江姚港断面、狼山水厂水源保护区、南郊子站土壤的监测项目值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所有监测点位的瞬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均在江苏省天然水平涨落范围内,与去年水平相当。所有监测点位的电磁场强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方面:全市生态格局指数为33.63,生态功能指数为74.42,生物多样性指数为67.33,生态胁迫指数为72.04。全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3.98,生态质量类型为三类。

记者了解到,2022年度,该市坚持生态优先,出台《南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等文件,划定420个陆域、131个近岸海域管控单元,打造沿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标杆区。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拓展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约250平方公里。累计关闭化工企业273家,从472家压减到199家,压减率约58%、全省领先。推进纺织印染、化工等重点企业整治提升261家、退出43家,完成116家重点企业、238项清洁生产审核项目。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节能审查项目获批数全省第一。加快风电、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省第一。创成全国绿色出行城市,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491辆。通过印发《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打造“两带多点”生物多样性观测样板,启动运行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海安城北污水处理厂等2个项目入选省级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南通军山、启东圆陀角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生态岛试验区项目。高效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建成特色示范段10个,堤顶路贯通里程达285公里。长江沿线县域造林面积1739亩,新建省级绿美村庄35个。海安、如皋、启东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同时,推进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创新推行排放大户“友好减排”,完成180家企业清洁原料源头替代。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柴油货车1万余辆,全市降尘量均值2.0吨/平方公里·月、全省最低,开展“无异味园区(企业)”建设试点。健全空气质量异常预警管控机制,培育应急管控豁免企业36家,实施差别化管控。坚持“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区域治水模式,主城区100平方公里主要河道水质基本达到Ⅲ类。完成17个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工程,省内率先开展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改造,推动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新增8.99万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39%。完成3300余个入江入海排污口整治,相关经验全国推广。通过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完成1650亩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重点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建立首批65家地下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开展化工园区、危废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调查评估,推进地下水环境考核点位达标提质。完成污水、垃圾、固危废处置设施等项目739项,其中80项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均居全省前列。常态化开展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预计乡镇核算单元有效收集率同比增长8.45个百分点。新增危废处置能力18.9万吨,实现小微企业危废收集区域、种类全覆盖。

周海军表示,一年多来,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照群众期盼仍有一定差距。比如,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重点断面水质尚不稳定,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仍不健全,农业面源治理仍需加强。同时他向媒体公布了今年环境质量主要目标任务:PM2.5平均浓度达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84%,两项指标排名保持全省前列;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