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江苏省运荣光 泰州阔步再向远方

难忘江苏省运荣光 泰州阔步再向远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9 13: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长江潮涌,活力无限;三水激荡,凤鸣高冈。有着2100多年建城史的江苏泰州,镌刻下这样的时间节点:2022年8月28日至9月5日。

江苏第二十届省运会的精彩浓缩在开闭幕式期间的9天中,各方嘉宾、健儿共聚凤城,共同写就了一本厚重的书。在这本书里,泰州人民以知重负重、唯实唯勤的担当作为,用最大的热情和努力,为全省人民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高水平体育盛会。

四年磨砺,圆梦凤城。再精彩、再难忘的省运会终有落幕之时,但永不落幕、永不退场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办好省运会,靓丽一座城,幸福一城人”的办赛理念。这份荣光,也将成为泰州这座千年古城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能。

城市华丽转身,呈现美丽新泰州

回首现代体育发展史,大型赛事活动往往以巨大的综合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被誉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力量之一”。

省运会也是如此。这几年,借省运会的东风,泰州市委市政府迅速把筹办省运会作为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引擎和抓手,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大手笔谋划、大动作推进,统筹协调“办赛事”与“建城市”,推动城市品质颜值气质齐升。

从打造“一主一新一特”,做精做优主城区、做大做强新城区、做特做美姜堰区;到做强城市,大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首位度集聚度;再到城市转型提级,加快构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新格局,做强中心城市硬核功能,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市委市政府抢抓省运机遇、谋划城市转型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

“构建‘一轴一核三极三城’新格局,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立足筹办省运会,谋划推进城市建设的最新成果、推动城市转型提级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基于泰州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带动性不强,开出的一剂良方。”在泰州市住建局局长许向前看来,此举将为城市发展装上新引擎,推动中心城市华丽转身。

省运会后,细心的市民发现家乡山发生了巨变。变化的是,道口绿岛的红花绿叶配以古朴苍劲的老树以及精致俊俏的假山瘦石,海军大道绿化带上一处处嵌入省运元素、彰显泰州文化的小品和雕塑,沿街变电柜、消防栓“穿”上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外衣,店铺外立面焕然一新,重要节点和建筑物灯光璀璨……

细微的变化凝聚着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智慧和汗水,通过筹办省运会,泰州针对城市建设中的短板和弱项,重点实施“拆墙透绿工程”“精·彩家园”品质绿化“158工程”、省运会“五点一线”园林绿化提升项目、道路“白改黑”和改造工程、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致力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用绣花的功夫建设管理城市,促进城市“颜值”“气质”双提升,打造绿透、水清、城秀的东方水城,以崭新的形象迎接八方宾朋。

经过城市建设者管理者的不懈努力,一个五彩缤纷、花团锦簇、秀外慧中的美丽新泰州正呈现在全省人民面前。

“省运会给泰州带来的变化太大了,整座城市建在公园里,面貌焕然一新,简直美得令人窒息。”前几天,从外地回来的大学生小曾如是说。由于受疫情影响,她已经快一年没回泰州了,这次回来,家乡带给她的视觉冲击让她恍若隔世。

场馆迭代升级,提供健身新去处

一眼看不到边的户外草坪,一排排郁郁葱葱的银杏树,一片片崭新的球场……日前,位于新通扬运河畔的三河体育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它的建成不仅改善新通扬运河沿线生态环境,扮靓了城市“北大门”,还填补了泰州城北片区大型体育公园空白,为市民提供运动健身的新去处。

“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泰州市委副秘书长、时任市体育局局长董维华说,自从接过省运会会旗那一刻起,泰州就以省运会开幕为标杆,倒逼推进全市赛事场馆、体育公园和健身设施建设,系统塑造东西南北中均衡发展的全民健身场地布局,让泰州500万人民切身感受到省运会带来的城市变化、民生福利。

几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紧扣“办好省运会、靓丽一座城、幸福一城人”理念,坚持“合理布局、功能齐全、赛建民用”原则,全市所有的市(区)都承担场馆建设和改造任务,统筹各地体育场馆资源。省运会筹备期间,除泰州体育公园外,泰州还在全市范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16个竞技场馆及1个高水平训练场馆,构建起全域覆盖的体育场馆布局体系,有效填补了赛事场馆的不足。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位于周山河畔的泰州市小轮车轮滑运动中心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到中心的多功能区骑车、滑轮滑,享受省运会带来的场馆红利。“哇哦,漂亮!”小轮车爱好者优美的空中姿态,吸引了现场众多围观市民,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精彩瞬间。

小轮车代表着时尚运动,备受青少年喜爱。泰州市体校校长张军明介绍说,泰州小轮车轮滑中心共配建有小轮车、轮滑和泵道三个场地,是全省唯一的小轮车专业比赛和训练场地。为满足群众的全民健身需求,中心还在最东侧建设了儿童游乐场、全民健身路径等配套设施。如今,越来越多的泰州人感受到了后省运的“幸福时光”。

省运会之于一座城市,无疑在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质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以赛谋城,体育正在改变这座城市,泰州的城市魅力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也随之节节攀升。

如今,清晨或傍晚,走进各地体育公园,健身跑道上是三五成群的市民健步走;公园的笼式足球场里是七八个少年在球场上挥洒汗水、肆意奔跑;坐在公园长椅上,耳边是市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声……一个个功能各异的体育公园,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点燃了泰州市民体育运动的热情。

不经意之间,省运会就这样悄然改变着一座城,影响着一城人。如今,运动已成为泰州人生活的一种新常态。数据为证:近年来,泰州市群众体育运动发展迅速,体育人口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21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22平方米。

活动丰富多彩,激扬城市新活力

省运会,正在为文化名城泰州加上新的定语:运动之城、活力之城。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在全民健身中乐享运动之美,城市在体育赋能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全民迎省运,全民来健身。在泰州,省运会已不仅仅是运动健儿的赛场,更是广大市民拥抱运动的舞台。

沐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早上五点半,王正喜准时从人民广场出发,领着一群跑步爱好者开始八公里的晨跑。为指导市民健康运动,2020年7月13日起,泰州市跑步协会挑选多名有丰富跑步经验和马拉松参赛实绩的优秀会员担任领跑员,王正喜是其中之一。“运动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在四十不惑之年爱上体育、拥抱健康,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影响更多人。”

据统计,泰州市跑步协会开展的领跑活动,两年来吸引超万名市民参与。

像跑步协会这样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泰州有209个;民办非企业体育社团,泰州则有174个。这得益于泰州市出台的《泰州市体育社会组织扶持激励办法》,各中小体育社会组织若在规范建设方面取得成效,可获得不同档次的奖励。由此一来,体育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泰州提供了充足的“领跑员”。

就在王正喜结束一天的领跑时,45岁的罗爱红在泰兴羌溪公园开始指导健身气功,每天大概有两三百人跟着她练习。罗爱红是泰兴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0年来,累计培训学员已经超过10000人次。最近,她还在学习使用手机直播、短视频拍摄等各种新媒体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健康生活的行列中。

如果说各级体育协会是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开展的动脉,基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就像是将这澎湃动力输送到基层的毛细血管,串联起集体与个人,让全民健身热潮遍地开花。目前,泰州市已经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体系,全市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2万人。

当爱好体育的市民越来越多,充满活力的泰州,提供的舞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泰州已成功举办了“溱湖铁人三项赛”、凤城河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环天德湖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这两年还在大力发展马拉松和电子竞技赛事。中国智力运动产业基地项目落户泰州,已举办过NCBP国家杯棋牌大师赛、省首届电子竞技联赛、省首届“智力运动会”等。

据统计,泰州市每年各级体育社会组织举办各类活动近500项,直接参与人数达60万,形成了一大批常态化的健身人群。

“全民健身热度不减、精彩不断,人人都是运动员、处处都是运动场、家家都是啦啦队,周周都有运动会。”董维华如是形容泰州全民健身的氛围。

如今,运动健身,已经彻底融入泰州群众生活,让省运主题“活力省运、幸福泰州”得到了生动、完美的诠释。

省运,也让文明之花在泰州处处开放。“后省运”时代,泰州各级机关部门、各市(区)集合专业力量、集齐最强战力,以“全流程、全要素、全实战”要求,致力城市环境美化亮化,聚力市民素质提升,文明的风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绽放。

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基础上,泰州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一个文明有序、美丽整洁、自信开放的泰州正以崭新形象迎接八方宾客。

以人民为中心,“幸福之城”的省运之旅,把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有效夯实了群众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说,“后省运”时代,泰州要在乘势而上,自觉践行“体育强国梦”“健康中国梦”,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这个“永不落幕的竞技场”上不断“摘金夺银”,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州新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更快”步伐,以“致力民生、聚力转型”为总牵引,在能级提升上再加快、在转型发展上再加速,不断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树立“更高”标杆,在加快中部崛起上体现泰州担当、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泰州作为。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