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东:“远教”赋能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这次的直播带货真给力,我们接到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前不久,在南通如东县马塘镇许楼村莲藕种植基地举办的“远教直播助农乡村行”活动上,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顶着烈日,一边采摘翠绿的莲蓬,一边通过直播展示嫩绿的莲子和白胖胖的荷藕,100多个远教站点“云上”连线同步直播。

南通如东:“远教”赋能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0 17: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次的直播带货真给力,我们接到的订单一个接着一个。”前不久,在南通如东县马塘镇许楼村莲藕种植基地举办的“远教直播助农乡村行”活动上,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顶着烈日,一边采摘翠绿的莲蓬,一边通过直播展示嫩绿的莲子和白胖胖的荷藕,100多个远教站点“云上”连线同步直播。

作为商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之一,该县把地标农产品、健身器材等地域特色产品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农特产品销售纷纷触“网”成金。而这样的火热场景,也正是如东县远程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推动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创新,积极探索运用新模式,通过网屏联动抓培训、多点培育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优势服务电商等举措,帮助农村党员群众产业转型、提升技能,乡村振兴迸发生机活力。

网屏联动抓培训,孵化创业激活力。

前不久,县委组织部联合团县委、供销合作社,邀请浙江传媒学院短视频直播专家就“党建引领·电商直播”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进行教学直播,全县1000多名电商青年通过远教终端站点和直播平台同步收看学习,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直播带货学习氛围和创业氛围。

“电商直播是眼下较火的营销方式,直播技能培训,也让我们深入了解到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的运用技巧。”回乡创业青年李阳阳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据了解,在该县像李阳阳一样的创业青年不在少数,他们触“网”销售,除了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外,还通过“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发布销售信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电子商务企业近1000家,个体经营者2000多户,电商直接从业者约2万人,正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乐章。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县委组织部不断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延伸远教站点,充分发挥站点“一站多能”作用,线下开展远教“固定学习日”活动,线上开展大培训、大直播等活动,邀请有实战运营经验的专家,将精心遴选的种养殖技术、电子商务培训内容推送给农村一线党员群众。镇村远教站点把培训课堂搬到“掌上”,以图文、语音、视频的方式实现培训专家与党员群众点对点沟通,促进党员群众提升创业技能水平,带动增收。

目前,全县充分依靠创业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创业孵化等各类培训32期,建立具有2000余人的电商人才库,培育了一大批电商创客。

打造基地抓辐射,产业带动有特色。

“‘阳光玫瑰’在夏季要注意修剪,才能保证营养回流。”在袁庄镇孙庄村远教实训基地,技术员正在认真地给周边农户作葡萄整枝修剪示范,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孙庄村党总支书记田林林介绍说,“村里目前除了有葡萄园外,还新增了白玉蜗牛、蚂蟥养殖等特色产业。我们通过远程教育实训基地,组织村里的党员群众学习,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促进产业提升。”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远教工作与乡村产业项目深度融合,结合各镇(区)现有特色产业项目,形成远教到基地、基地联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远教学用服务体系。紧紧围绕“红色记忆”“金色创业”“绿色家园”三色教育主题,在全县组团建立远教实践基地——精心选择第一支部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作为红色基地;定向选择如东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等创业带动性强的创业驿站作为金色基地;择优选择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典型性强的园区作为绿色基地……为党员教育工作提供特色化、基地化的阵地依托。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花卉栽培、稻虾混养、果蔬种植等远教学用实训基地37个,学用示范基地成为远程教育知识转化的试验田、实用技术推广的示范园。先后培养致富和技术能手600多名,引领和带动1300多名党员群众开展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种养殖。

培育典型抓示范,引领产业促升级。

“以前人工喷洒农药化肥太累,现在有了无人机植保作业,能把更多的人从传统农耕模式中解放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日前,在海水稻种植基地,一群年轻人正围着“新农人”桑宏,看他如何操控无人机喷洒农药。学员李爱国在全程观摩后,激动地说。

桑宏是一名退伍军人,前几年他通过远教平台了解到科技农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的巨大作用后,主动学习使用无人机,并顺利领取到飞行执照和教练资格证。桑宏用自己的切身感受,为村里的党员群众在农村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他也用自己的学习经历,激发了党员群众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热情。

稻田博士“邵爱徐”、田野追梦人王海青、懂管理会经营的农场主赵云等一批“新农民”故事,也陆续被挖掘出来,拍成了党员教育电视片,成为了引领农村党员群众前进的榜样。在观看了电视片《我在家乡当“机长”》后,村民王永志连连称好,“把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拍成电教片,让我们倍感亲切,这样的宣传方式接地气,也更入人心。”

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基地示范,积极挖掘宣传身边“新农人”典型,近年来该县多方联动,整合全县党员教育制片技术力量,同创精品,聚焦乡村振兴,精心制作了一批精品课件和特色教材,让电教远教成为党员教育的“大熔炉”、成果转化的“练兵场”、融合发展的“实践课”,真正服务于党员群众。

“接下来,我县将结合‘一镇一村一品’优势,引导党员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远教‘学用转化’,精心打造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和影响力的学用品牌,运用远教系统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员带货助农行动,培育一批示范站点、示范基地,推出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强化辐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建办主任黄永祥说。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