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 西交利物浦大学交出新答卷

在“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建设制造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困局如何破解?在11月10日举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2021秋茗会上,来自教育界、产业界、传媒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产教融合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议题、分享西浦实践案例。

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 西交利物浦大学交出新答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0 1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十四五”期间江苏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促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建设制造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困局如何破解?在11月10日举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2021秋茗会上,来自教育界、产业界、传媒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产教融合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议题、分享西浦实践案例。

继2017年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创立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之后,去年11月西浦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的西浦慧湖药学院、今年4月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的西浦-集萃学院,也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直面新兴产业需求,探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田。

破解生物医药人才培养瓶颈

上市公司君实生物的2号老员工王绪甲,经历了企业从几个人到3,000人的规模,也见证了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十年发展。从今年9月起,他又多了个新角色:西浦慧湖药学院的第一位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生。

王绪甲想要深造的念头由来已久。他表示,现在国内做创新药的生物医药企业竞争很激烈,“以最火的抗癌药PD1抗体为例,仅国内就有六个产品上市销售,有能力的公司都想做海外市场,企业对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近几年大量海归加入,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对高学历的要求越来越显著。

读博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但身在职场,他一直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国内公立高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名额十分有限,在职读博或是带着企业课题深造的机会几乎没有。”

去年新成立的西浦慧湖药学院带给像他这样的药企人一个改变的机会。

生物医药是苏州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西浦慧湖药学院在此机遇中应运而生。药学院执行院长王牧教授介绍道,“苏州工业园区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计划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在这样的发展增速下,生物医药企业的人才缺口是巨大的。”

西浦慧湖药学院积极融入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与包括君实生物在内的十余家知名药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培养面向产业、面向未来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结合公司项目和药学院老师的研究领域,王绪甲最终确定了导师和博士课题——非酒精脂肪肝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药物研究。他的导师团队由西浦慧湖药学院导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导师和君实生物研发技术专家共同组成。

西浦慧湖药学院执行院长王牧教授表示,“在主动融入产业生态的过程中,西浦采取了很多开放和灵活的做法。比如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企业选拔的培养对象可以带着企业的课题来申请研究生;对于企业最关心的知识产权问题,药学院的理念很开放,大学的政策也很灵活。”

西浦慧湖药学院于去年11月11日成立,紧邻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其首届招生即覆盖本硕博三个学历阶段,目前在读硕士生43人、博士生12人。到2022年,学院专业建制将基本搭建完成,在专业设置和重点科研发展方向上紧扣产业需求和未来趋势。以生物统计学硕士为例,据了解,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大大超过供给,毕业生起薪比硕士毕业生平均值高30%。在科研方向上着力发展新型治疗药物与方法研究、人工智能及药物研发、临床药学三大领域。目前,已有3000平米科研实验室投入使用,一个多组学药物代谢分析测试中心已立项建设。预计到2025-2026学年,西浦慧湖药学院将拥有近120位学术教员、2000名在校生。

研究生课题来自产业界真实技术需求

西浦-集萃学院学生周艺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在产研院所属的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做课题已近一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的他,在英国相继攻读了电子电气和人工智能两个硕士学位,期间还曾有产业界工作经验。谈到西浦-集萃的联合培养模式,周艺体会最深的是:“我们更多是以问题为导向,关注的问题比较根本。我们会做比较深刻的理论研究,但目标不只是为写一篇论文或出一个科研成果,而是要让算法真的能够在现实中落地、真正去推动产品性能,用学术的方法去解决产业的问题。”

西浦-集萃学院是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建立的第一所集萃学院。与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的是,西浦-集萃学院的硕博士培养课题均来自市场一线的真实技术需求。“在产业界做学术”,这是周艺读博以来亲身感受到的一种趋势和机会。

西浦-集萃学院产业院长、产研院国内合作部副主任庄韦博士介绍道,“我们把研究所顶尖的、专业的应用研发人员,龙头企业里的高级工程师这些产业稀缺的人力资源,以及来自产业前端的课题和高校的资源嫁接起来,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创新人才,填补这方面的人才缺口。”

西浦-集萃学院以西浦现有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基础,以培养行业精英和业界领袖为目标,学院采用联合导师体系,由来自西浦的导师和获得西浦研究生院认可的来自集萃专业研究所及产业界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该学院于今年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生,并将结合产业界需求逐年扩大招生计划,预计至2024年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总数达到200人左右。

以教育创新推动产教融合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2021秋茗会上,长期从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指出,当前产教融合的一大困境是产业和企业融入教育的内驱力缺乏,即使有了积极性,如何深入融入也成问题。

对于后一个难题,张博士指出,产教融合的出路在于教育创新。“首先要将真实问题导向的教育融入产业需求。”他解释道:“我们目前的教育主要是以知识为导向的教育,知识体系是核心,大学四年下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地图很重要。然而,面对跨专业和迅速变化中的新兴产业,产教融合的出路是采取研究导向的教育,以解决真实场景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训练能力为目的。 ”

他进一步提出,要在再造学习流程的过程中融入产业元素,并且在创新课程结构的过程中融入产业团队。

以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实践为例,智造生态学院和智能机器人学院院长叶永华教授介绍道,相较于西浦苏州校园侧重于培养专业精英,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国际化行业精英”。

“在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融合式教育模式中,我们的行业伙伴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一方面,行业伙伴会把现实中高校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部分提出来,我们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行业伙伴也参与到培养过程中来,有一些课程由我们和企业导师共同教授,有一些则是由企业负责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力图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为真实的场景,让他们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叶永华教授说。

每年暑假,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都会组织面向所有本科生、为期五周的职业发展训练营(PDP)。今年夏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参加了由企业合作伙伴——科大讯飞提供的关于智能车的知识培训和实战指导,通过校内赛的选拔,其中一支队伍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荣获讯飞智慧餐厅组比赛二等奖。

在暑期训练营中参加智能车项目的学生田盛之说:“企业把真实的项目带进校园,我们学到的东西很多,理论不是浮在高空中,而是在实践中真的掌握住了知识。”

“很多大学都在进行校企合作、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联系,而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在这方面的探索走得更远,具体体现在我们的产业合作伙伴系统性地参与到我们学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研究以及职业实训。”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物联网学院院长Angelos Stefanidis教授总结道。

今年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成立十五周年。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表示,“15年来,西浦不断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从研究导向的国际化专业精英教育,到融合式创新创业的国际化行业精英教育,再到未来导向、平台营造、技术赋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创新生态营造,我们希冀通过大胆创新、探索未来教育新模式、大学新概念以及校园新形态,来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