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宣传,江宁乡土味给力

防疫宣传,江宁乡土味给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2-07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宁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通过标语横幅、小喇叭、应急广播、顺口溜、快板、三句半等“十八般武艺”构筑防疫宣传“堡垒”,让老百姓更好地记住防疫知识,让防疫工作深入人心。

乡音响起,“土味”宣传接地气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在江宁街道大庙村,70岁老党员吴家胜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用小喇叭播放自编的疫情防控顺口溜,用最“土味”的乡音向村民们喊出了严肃而又接地气的疫情防控知识。

“卫生知识第一条,经常洗手很重要……”谷里街道箭塘社区夕阳红文艺队的老党员们创作了一段朗朗上口的谷里话版“数来宝”,通过小喇叭、朋友圈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

“来,左边跟我一起摆摆手,今年过年不聚首;来,右边跟我一起搓搓手,出门不要再握手……”近日,秣陵街道元山社区改编的一曲《农村防疫disco》在社区里流行起来,唱出老百姓身边的那些防疫知识。

用“村里话”说村里事,村里人才能听得懂;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老百姓才能听得进。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江宁运用农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及时发布权威消息,以群众听得懂的本地话,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土办法”,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卫生健康教育,提升科学防范意识。

童音入耳,“奶声奶气”很给力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医生都说啦,病毒会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和传播,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希望您不要聚集在一起啦!”最近,江宁街道叶村社区的小喇叭中传出了一段童音的宣传语。这是7岁小朋友吕歆然的声音,奶声奶气的语调很快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和聆听。听到这段童音,辖区居民张正慧很有感触:“连小朋友都知道的事,大人更应该敲响警钟。”

这个寒假,孩子们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能外出,但他们都在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助力防疫行动,像吕歆然这样的小小志愿“宣传员”还有很多。这几日,东山小学一年级学生张珺雅和父母一同创作了一首儿歌《打倒病毒小妖怪》,并录制了一个半分钟的小视频,在不少公众号中推广传播。张珺雅的母亲袁珠称,特殊时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有所作为,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希望能通过防疫小儿歌向停课在家的小朋友宣传防疫知识,号召孩子们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艺”起战“疫”,振奋人心

由谢意伟作词、梁晓岚作曲的一首白局《万众一心送瘟神》在秣陵街道下墟社区唱响,鼓舞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毛文轩创作的《因为有爱,我们会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通过“红喇叭”理论宣讲员的精彩演绎,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添薪铆劲”;东晋书画院的顾云峰创作了一幅众人之手握在一起的素描画,鼓舞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看到白衣战士们从各地奔赴武汉疫区,敬佩的同时又深感惭愧。”采访中,作家屏子谈及创作诗歌《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初衷时表示,虽然不能奔赴一线,但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一线的医务人员加油鼓劲!

连日来,江宁广大文艺工作者们以文字、声音和画笔等方式记录抗疫的点点滴滴,展现了江宁人民面对疫情时的坚韧与顽强。在区文联的号召下,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区作协、书协、朗协、摄协、音协、东山诗社的会员们创作了一批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党员、医务人员、志愿者的优秀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共创作诗歌作品超100件,书画作品超40件。相关文艺作品已陆续通过“江宁文苑荟”公众号对外展播,传播正能量,凝聚起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