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打造精品民生项目 上半年民生支出占当地财政一般公共支出近八成

海门:打造精品民生项目 上半年民生支出占当地财政一般公共支出近八成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22 17: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22日上午,记者在由南通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蓝海扬帆·走进海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海门市委、市政府2019年初确定了10大类50项群众反映最强烈、社会发展最急需的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项目总体进展良好。上半年,海门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62万元和1.36万元,分别增长8.2%和8.7%。当地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36.7亿元,占财政一般公共支出的79.1%。

媒体见面会现场

海门市市长郭晓敏在见面会上向与会记者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认真抓好今年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同时,当地将在市级财政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论证,提前布局、早做准备,科学谋划、精心设计明年以及“十四五”期间的民生实事工程,持续发力推动民生保障工作由“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更高层次迈进,让高质量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让海门老百姓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红火,全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养老中心的老人们其乐融融

作为当地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海门市养老中心是一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由海门市政府投资建设,委托上海申丞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项目总投资近1.4亿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内设海门申丞老年公寓、海门申丞护理院、海门申丞医院等三个主要功能区,共设置床位628张,其中老年公寓床位177张、护理院床位421张(9个护理单元)、医院床位30张。目前,中心已经开放了7个护理单元,收纳高龄老人近500名。为高龄健康老人及半失能、全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未病防治、健康保健、生活照顾、膳食营养、文体娱乐等持续性照料服务。

护士在为失能老人做康复训练

而总投资近15亿元的海门市人民医院新院,作为近年来当地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并按照三级医院标准进行建造,规划床位1640张,用地15.5万平方米(233.1亩),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建有六个单体建筑: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急诊医技住院办公楼、科教餐饮楼、感染楼,以及锅炉房等辅房。目前项目建设已通过竣工验收,现进入设备、设施安装调试收尾阶段。新院区停车位有1611辆(其中地下651辆,地上960辆),非机动车停在新院外围。8月16日,感染病区正式迁入感染楼。9月中旬医院将进行整体搬迁。医院目前有在职职工1300人,建有国家级的胸痛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海门一直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城乡面貌也在得到不断地持续改善。目前,总投资约33亿元江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前期各项工作正在加紧筹备,预计8月底进场施工。北部新城“三横三纵”路网建设全面推进,中海路、红海路、宏伟路北延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日新路、河海路等工程正进行管道施工。2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顺利实施。老小区三年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今年将继续推进老小区改造9个、省级宜居示范住宅区建设1个(重点改造小区富民新村综合整治已率先启动,其余小区按序时进度快速推进)。结合原市政府地块改造,打造体育文化休闲中心项目,已完成土方开挖、主楼基础施工等工作。新开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项目5个、住房6260套,提前超额完成省定4000套年度任务。东海新村、嘉秀花园等5个小区实现集中安置,2256户动迁居民喜迁新居。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个,建成电动车充电站5个、充电桩36个。提档升级公厕2个、新建1个,完成拆违拆破拆旧达10万平方米,通过店招标牌整治、道路拓宽、绿化亮化等措施,实现了市容市貌大提升。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中, 4.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省级评审,即将开工。完成规模农业项目投资28.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4%。新建社会化服务联盟4个,规模经营和小农户生产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其中,京海禽业、强盛农业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累计新建50个新型合作农场。建成南通市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21个。并将常乐镇颐生村建设成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当地正在打造的足球小镇特色小镇规划

目前,正在全力推进投资约1.05亿元的东洲水处理五期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量的55%,建成投用后将新增4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总投资4.5亿元的城区“三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目前共有7个作业面同步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全市垃圾分类配套设施覆盖率达80%,居民小区、机关事业单位覆盖率达100%,群众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区镇“六个必接”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面开工,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85%。民生河综合整治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也力争年内开工建设;2条县级河道、63条乡级河道及骨干四级河道疏浚工程均已完工。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中,3个站点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预计11月底前全部建成投用。长江饮用水匡河调蓄池保护工程基本完成,全长约5公里的蓄水匡河整体实现全封闭管理,彻底杜绝了环境风险隐患,有力保障了当地百姓的饮用水安全。

郭晓敏表示,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实不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海门立足“全面性”和“高水平”两个基点,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老旧小区改造、交通环保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解决好群众急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工程质量管理,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把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都建成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心工程。(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