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 三年促当地人均期望寿命增1.65岁

南通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 三年促当地人均期望寿命增1.65岁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19 16: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9日,南通市新闻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当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陈冬梅向与会记者表示,目前,南通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状况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呈现出有保障、有发展、有特色、有成效“四有”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看病烦“四解决”的良好发展态势。而记者了解到,随着当地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地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 年的80.96岁增加到2018年的82.61岁,婴儿死亡率由2015年的3.97‰下降到2018年的2.35‰,孕产妇死亡率持续控制在2/10万以内。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南通全市卫生人员总数为54047人,其中崇川区14196人,港闸区2906人,通州区7155人,如东县5676人,启东市5738人,如皋市人7504人,海门市5326人,海安市5546人,各县(市、区)卫生人员分布相对均衡;在人员构成方面,卫生技术人员4827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163人(包括临床类别15651人,中医类别2640人,口腔类别1166人,公共卫生类别706人),占37.3%;注册护士20737人,占38.4%;药师、技师及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共7377人,占13.6%。卫生人员总数较2015年底增加7831人,增长15%,执业医生增加3373人,增长20.1%,注册护士增加3999人,增长23.9%。

根据当地卫生人员及医疗机构床位占比测算得出,截止2018年底,当地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6.04张,比2015年增加22.3%,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72人,比2015年增加18.3%,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79人,比2015年增加21.8%。

自“十三五”以来的三年内,南通全市各级政府累计卫生投入235.32亿元,年均增幅达10.84%。去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4226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5.78%,出院人次数为126.4万人次,较2015年增加10%。截止去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省级重点专科40个,较2015年底增加33.3%;省级重点学科6个,全部为“十三五”新增项目。全市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5年的21.31%下降到2018年的17.9%。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5年的59.56%下降到2018年的48.9%,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2018年,全市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3天和12.1天,较2017年分别下降0.4天和0.3天,连续3年保持下降趋势。(注:全国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从2010年的19.4%下降到2017年的7.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10年的67.3%下降到2017年的36.8%。全国2017年三级和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8天和8.7天)。

作为国家唯一国家健康信息互联互通试点地区,沪通两地已交换共享近3000万条健康信息数据,两地试点医疗机构建立实时转诊、远程会诊等信息通道,跨区域的血液保障、预防接种、综合监管等核心业务协同也更加紧密,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正逐步实现。

“看病难、看病贵”是持续很多年的高频词汇。陈冬梅表示,这些年,南通针对影响群众就医体验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一些深入探索,一方面,通过建设全市市、县、镇、村四级医疗机构全覆盖网络,使城乡居民公平享有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三级医院县域全覆盖,每个县(市)都有1至2家三级医院。另一方面,争当接轨上海排头兵,使全市32家二级以上医院与上海名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多维度协作关系,南通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上海的名医资源。她进一步表示,现在,随着跨域互联互通试点工程的深入实施,两地试点医疗机构间建立了实时转诊、远程会诊等绿色通道,高端医疗能第一时间为确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服务。

为解决看病贵问题,针对普通人群,南通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网,这些年参保率稳定在98%左右,筹资标准也是逐年提升,在医疗卫生总支出中个人自付比例占比持续下降。针对老年群体,率先在全国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目前南通主城区、通州区、如皋市已正式实施,覆盖人群达350万人。主城区参保的120.2万人中,已有9967人享受到照护保险待遇,其中71%的失能人员接受居家照护。针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构筑七道防线,设立江海健康扶贫基金,进行托底保障。

为切实规范医疗卫生行为,解决看病乱难题,南通作为全国卫生健康多元化监管9个试点市之一,当地卫健委起草《南通市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国首创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我管理系统不断修订完善,将其与社会信用评价结合,形成医疗卫生机构红黑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办医机构、门诊部诊所等,推行执业信息主动公开制度,定制医疗机构信息查询“二维码”,市民扫码可查医疗机构的执业资质、人员注册、诊疗科目、收费标准等执业信息以及行政处罚、不良积分等信用评价信息。

为解决看病烦难题,当地卫健委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慢病患者等,探索实施“点单式”签约服务,为重点人群提供规范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诊前实现预约诊疗,诊中提供诊间结算、自主查询、自动发药等便捷服务,住院实现床位预约、床边结算等功能,切实减少群众“排长队、来回跑”的现象。部分医院建立“网上诊室”,探索出院随访、门诊复诊互联网模式。同时,在江苏率先建立短缺药品自助查询与登记系统,方便市民查询购买短缺药品。(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